劉孝先現存詩作:
《春宵》
夜樓明月弦,露下百花鮮。
情多意不設,啼罷未歸眠。
敦煌定若遠,壹信動經年。
《冬曉》
晨霞影翠帷,思婦織霜絲。
經寒牽杼澀,釧冷調梭遲。
乍廢倡樓粉,貪赴遠人期。
《詠竹》
竹生荒野外,梢去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和兄孝綽夜不得眠》
夜愁眠不安,起望臺南端。
葉慘風聲異,樓空月色寒。
笙冷調簧數,弦脆上琴難。
百年行詎歲,萬慮坐相攢。
誰家有明鏡,暫借照心看。
《草堂寺尋無名法師》
飛鏡點青天,橫照滿樓前。
深林生夜冷,復閣上宵煙。
葉動花中露,湍鳴闇裏泉。
竹風聲若雨,山蟲聽似蟬。
摘果仍荷藉,酌水用花傳。
壹巵聊自飲,萬事且蕭然。
《和亡名法師秋夜草堂寺禪房月下》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東。
洞戶臨松徑,虛窗隱竹業。
出林避炎影,步逕逐涼風。
閏雲斷高岫,長河隔凈空。
數螢流暗草,壹烏宿疏桐。
興逸煙霄上,神間宇宙中。
還思城闕下,何異處樊籠。
擴展資料:
人物生平
劉孝先,南朝梁詩人。彭城(今徐州)人。齊大司馬從事中郎劉繪之子、劉孝綽第七弟。善五言詩,工畫。初為武陵王法曹、主簿,王遷益州,隨府轉安西記室。
承聖中,與兄孝勝俱隨武陵王紀軍東出峽口,兵敗,至江陵,元帝以為黃門侍郎,遷侍中。兄弟並善五言詩,見重於世。文集值亂,不具存。
詠竹(南朝梁劉孝先詩歌)
六朝時期,矜尚數典隸事的風氣盛行,“指物呈形”的詠物詩應運而生。梁中葉後,詠物詩在蕭綱的倡導之下迅速發展。
梁代詩人劉孝先以百尋之竹為題詠對象,借物言誌,寄托遙深,詠物且不滯於物,算得上詠物詩中的上乘之作。
詠竹原文
竹生荒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詩歌註釋
梢雲:指竹銷如雲連成壹片。
聳:高起,矗立。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壹尋。
徒:徒然。
抱貞心:懷抱堅貞的操守。
湘妃:傳說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後,湘妃淚灑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
上宮琴:宮廷壹流琴師彈奏的琴。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詠竹(南朝梁劉孝先)百度百科——劉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