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劉備沒有諸葛亮會怎樣續寫作文

劉備沒有諸葛亮會怎樣續寫作文

1. 假如那時沒有諸葛亮見劉備600字作文

假如諸葛亮沒有見劉備

諸葛亮,字孔明,有著舉世無雙的超凡智慧,不出家門卻知盡天下事。劉備因為他登上人生的頂峰,而他,也成為同時代軍事家們難以逾越的高峰。

假如,有那麽壹個假如,諸葛亮沒有因為劉備的三顧茅廬而見劉備,諸葛亮的人生過的又會是怎樣的日子?

依然是那間茅廬,依然是那身素服的諸葛亮。劉備最終沒來第四次,諸葛有些可惜,像那麽有誠心,而且還是日後救百姓於水火中的人才,若是再來那麽壹次,或許他會見他,或許日後可以輔佐他,或許……

沒有或許了,他現在只是壹介布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代表大漢的那顆星漸漸暗淡,看來,離隕落之期不遠了。除了代表吳魏的星明亮無比外,還有壹顆也漸漸開始明亮,看來,大漢今後必會三分天下。那壹顆是誰在領導呢,難道……

“先生!您有來了。不是說要當個普通老百姓嗎?”

“啊,老毛病又犯了。天象代表世勢,觀天知命……”

“先生!”書童不耐煩道。

“啊,啊,不好意思。以後不會了。”諸葛雖這樣說著,可是又忍不住望向天空,那壹顆是啟明星,也將是天下的啟明星。

“呼,終於又過壹天了。”諸葛習慣性地為自己倒壹杯茶,拿起,正要喝之際,又望見那顆星,時亮時暗的閃爍著,光亮始終蓋不過另兩顆。

“可惜,可惜。軍中有勇將,唯壹缺的就是智士。可惜,可惜。要是我……”

“先生,該就寢了。”書童為諸葛鋪好床鋪。

“恩。”諸葛又望了壹眼那顆星,轉身回屋了。沒有要是了,自己只是壹個小老百姓,安安份份地過日子吧。

“恩——”諸葛伸了壹個懶腰,好不容易又過了壹天,張開眼睛,看到東方有顆星隕落,下意識地望向那顆啟明星,依然閃爍著,但明顯的暗淡了不少。“可惜,可惜啊,壹名天下第壹的大將!”不過,這不關他的事。是的,與他沒有任何關系。該睡了。

日子依然壹天壹天地過,諸葛依然每天晚上望著天空。

有壹天,諸葛在觀星時,再也不動了。代表諸葛的那顆星暗去了,不過沒有人去註意它。因為,只不過又死了壹個老百姓。

諸葛亮,字孔明,享年依然是五十四歲。

家人為他整理遺容,想為他撫平眉間的褶皺,卻怎麽也撫不平;想為他拭去臉上的水漬,卻怎麽也拭不盡……

假如我有見劉備的話……

2. 假設諸葛亮沒有死,三國演義改寫作文1000字

諸葛亮,字孔明,有著舉世無雙的超凡智慧,不出家門卻知盡天下事。劉備因為他登上人生的頂峰,而他,也成為同時代軍事家們難以逾越的高峰。

假如,有那麽壹個假如,諸葛亮沒有因為劉備的三顧茅廬而見劉備,諸葛亮的人生過的又會是怎樣的日子?

依然是那間茅廬,依然是那身素服的諸葛亮。劉備最終沒來第四次,諸葛有些可惜,像那麽有誠心,而且還是日後救百姓於水火中的人才,若是再來那麽壹次,或許他會見他,或許日後可以輔佐他,或許……

沒有或許了,他現在只是壹介布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代表大漢的那顆星漸漸暗淡,看來,離隕落之期不遠了。除了代表吳魏的星明亮無比外,還有壹顆也漸漸開始明亮,看來,大漢今後必會三分天下。那壹顆是誰在領導呢,難道……

“先生!您有來了。不是說要當個普通老百姓嗎?”

“啊,老毛病又犯了。天象代表世勢,觀天知命……”

“先生!”書童不耐煩道。

“啊,啊,不好意思。以後不會了。”諸葛雖這樣說著,可是又忍不住望向天空,那壹顆是啟明星,也將是天下的啟明星。

“呼,終於又過壹天了。”諸葛習慣性地為自己倒壹杯茶,拿起,正要喝之際,又望見那顆星,時亮時暗的閃爍著,光亮始終蓋不過另兩顆。

“可惜,可惜。軍中有勇將,唯壹缺的就是智士。可惜,可惜。要是我……”

“先生,該就寢了。”書童為諸葛鋪好床鋪。

“恩。”諸葛又望了壹眼那顆星,轉身回屋了。沒有要是了,自己只是壹個小老百姓,安安份份地過日子吧。

“恩——”諸葛伸了壹個懶腰,好不容易又過了壹天,張開眼睛,看到東方有顆星隕落,下意識地望向那顆啟明星,依然閃爍著,但明顯的暗淡了不少。“可惜,可惜啊,壹名天下第壹的大將!”不過,這不關他的事。是的,與他沒有任何關系。該睡了。

日子依然壹天壹天地過,諸葛依然每天晚上望著天空。

有壹天,諸葛在觀星時,再也不動了。代表諸葛的那顆星暗去了,不過沒有人去註意它。因為,只不過又死了壹個老百姓。

諸葛亮,字孔明,享年依然是五十四歲。

家人為他整理遺容,想為他撫平眉間的褶皺,卻怎麽也撫不平;想為他拭去臉上的水漬,卻怎麽也拭不盡……

3. 假如他沒有三顧茅廬作文500字

讀了《三顧茅廬》,在贊嘆劉備求賢若渴的精神的同時,我又不免為諸葛亮擔心。公元207年,劉備被曹操追殺,屯兵新野。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劉備冒著嚴寒兩次拜訪他,但都被拒之門外。第三次終於見面了,並堅決邀請他出山。這是壹段膾炙人口的佳話。值得慶幸的是劉備終於第三次來拜訪了。否則,中國的歷史上是否還會記下“諸葛孔明”這個名字呢?

諸葛亮是幸運的,他終於等到了劉備。使他的才華得以發揮,成為壹代風流人物,沒有被埋沒於草廬中。但是,世界上又能有幾個劉備呢?又有多少人能像諸葛亮這樣幸運呢?假如劉備果真沒有來,諸葛亮又會怎麽樣呢?恐怕只能懷著滿腹的韜略庸庸碌碌的度過壹生,懷著生不逢時的慨嘆死去。如此看來,這種等待是多麽渺茫,又是多麽危險呀!這種等待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特別是在今天。

今天是壹個崇尚知識、人才濟濟的時代。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大都習慣於含而不露,“隱居於草廬中”,既渴望使自己的才能得到發揮,又不敢脫穎而出。其結果常常是自己的才華得不到應有的發揮,而社會則失去了壹份寶貴的財富。如果毛遂不自薦,他的才能幾時能被大家承認呢?而平原君又怎樣與楚國達成協議呢?所以我們不能等待“劉備”的到來,過分寄希望於“伯樂”。應該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嶽陽市黃秀鄉有個年輕的黨委書記,本是嶽陽氮肥廠的後勤幹部,在小青年中有“小諸葛”之稱。他想:“在廠裏,我還派不上大用場。但我不能等待,我要去闖,去幹壹番事業。”於是他自薦擔當任何壹個鄉的黨委書記。嶽陽市委批準了。他工作很出色,成了嶽陽市的新聞人物,《黃金時代》雜誌報道了他的事跡。如果他也像許多人壹樣在那裏等待,那麽“劉備”再求賢若渴,識人善任,恐怕也不會發現壹個後勤幹部具有黨委書記的才幹。

4. 作文素材劉備遇諸葛亮齊心協力事例

第壹件是三顧茅廬; 第二件是勸劉備乘亂取荊州。

曹操南下的時候,劉表已死,劉琮繼任荊州之主。劉備向南撤退,諸葛亮勸劉備在路過襄陽的時候襲取劉琮,奪取荊州。

但劉備沒有采納這個意見,於是才有了當陽之敗,也才有了赤壁之戰。 第三件是勸劉備稱帝。

劉備取得益州和漢中之後,稱帝建國的條件已經成熟。於是群臣勸劉備稱帝,但劉備沒有立即答應。

這時,諸葛亮以漢光武帝為例,語重心長地勸說劉備,使劉備很快放下了思想包袱,建立了蜀漢政權。 第四件是白帝托孤。

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不再多說。

5. 續寫劉備死後的故事

223年4月: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8月:曹丕五路伐蜀。蜀吳重修和好。

雍闿叛亂。 225年:諸葛亮南征。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6年: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12月: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諸葛亮第壹次北伐。

姜維降蜀。馬謖失街亭。

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孫權稱帝。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諸葛亮第四次北伐。

曹真病亡。 231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 8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

馬鈞制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倭邪馬臺女王卑彌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241年:魏國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孫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漢不利,傷亡慘重。 245年: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246年:毋丘儉兩度攻破高句麗。 247年:蜀姜維出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馬懿封為丞相。 249年1月:司馬懿殺曹爽壹夥。

夏侯霸降蜀。姜維伐魏。

250年:孫權廢太子孫和為庶人,賜魯王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姜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魏國太尉王淩陰謀叛變,被司馬懿平定。 7月:司馬懿亡。

252年:司馬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孫權亡,孫亮繼位。

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諸葛恪進攻魏國,無功而返。

姜維攻魏狄道失敗。吳孫峻誅殺諸葛恪。

254年9月:司馬師廢曹芳。 10月:曹髦繼位。

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鎮東將軍毋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司馬師。

司馬師亡。司馬昭為大將軍。

姜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6年4月:司馬昭討伐諸葛誕。

姜維伐魏被鄧艾擊敗。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

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

姜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魏軍攻破壽春,斬諸葛誕。

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瑯琊王孫休為帝。孫休與丁奉設計殺死孫綝。

260年5月: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6月:曹奐繼位。

262年10月:姜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6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鐘會和姜維密謀失敗被殺。司馬昭稱晉王。

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司馬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12月:司馬炎廢曹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1年:吳孫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司馬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7年:晉文鴦擊破鮮卑族。 278年:羊祜死、杜預駐紮襄陽。

279年:西晉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280年:西晉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