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爾頓貴族學校建校100周年慶典隆重舉行。在慶典上、校長驕傲的回顧了學校歷史並認為這些榮譽得益於校訓“傳統、榮譽、紀律、卓越”。學校有嚴格的作息時間和課表、學生的業余活動是參加各種學習小組、每個孩子都是精挑細選的、班長Todd的目標是向他的哥哥壹樣成為學校優秀學生代表、Neil的爸爸則希望他成為壹名醫生。從表面看來、進入這所學校則意味著成功、意味著前途似錦、每個學生都應該意氣風發才對。但實際上學生私下卻把校訓調侃為“模仿、恐怖、頹廢、汙穢”、把學校稱之為“地獄”、認為在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活著畢業。電影裏有幾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壹是Neil想參加學校編輯社活動、但父親以活動太多、影響學習為由給拒絕了。Neil很想爭取、卻最終在父親“妳知道為了讓妳進這個學校我費了多大功夫嗎?妳知道妳的成功對妳母親很重要嗎?”的反問前妥協了。第二個場景是課本前言用數學x軸、y軸的方式分析詩歌、老師在講解時學生在下面下意識的做著筆記。傳統教條式的教育讓這些學生成了學習機器、直到Keating老師的到來。Keating 老師也畢業於這所學校、但在他的第壹節課他卻讓學生把課本前言撕掉、因為詩歌是要用心體會的、不是用數學公式計算、他告訴學生要seize the day、告訴學生要尋找自己的路自己的方向、告訴學生要做自己的主宰而不是生活的奴隸……在他的影響下、學生內心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們重新開始了keating 老師曾經建立的死亡詩社、在壹個黑漆漆的山洞裏朗誦詩歌、Todd開始逐漸擺脫哥哥的影響、Neil開始爭取自己喜歡的話劇角色。電影若到此為止、就是壹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結果是、Neil的爸爸對於兒子違背自己的意願、私自參加話劇表演大為惱火、決定把兒子送到軍校、而Neil在反抗無效的情況下、深夜開槍自殺、學校為了平息事端展開了調查、開除了Keating老師、傳統教育重新占據了主導權。但是在影片結尾、壹些學生站在桌子上對著Keating 老師說 ‘O, Captain, my captain’的時候意味著學生內心自我認知已經覺醒了。
? 壹味的強調自由、自我並不壹定是件好事。哲學上也說到自由是相對的、規矩是絕對的、是在規矩中的自由、從來就沒有絕對的自由。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強調絕對的權威、扼殺學生的自我意識。誠然、學生知識的有限、社會經歷的匱乏都會讓他們做出錯誤的判斷、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的引導和規章制度的約束。但是學生也是壹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為何要打著為他們好的旗號、替他們規劃道路、限制他們的思想呢?最後真的是為他們好、還是為了大人好呢?為什麽不可以在正確的引導下、讓他們選擇自己的道路呢?只要這條道路不是違反法律法規、不是有違社會道德、只要是有益於自身和社會的、只要是自己的選擇並願意承擔它所帶來的壹切結果、即使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的道路、又有什麽不可呢?就像Robert Frost的詩The Road not Taken中說的那樣“壹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壹條、從此決定了我壹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