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卷有益,做壹個快樂的讀書人。
老話說得好:“家在人間幾百年,無非是積德;天下第壹美事,還是讀書。”教育不僅需要有限美好的物質空間,更需要無限美好的精神空間。只有拓展無限的教育空間,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這個無限的教育空間就是“書香校園”。如果說優美的校園和現代化的設施構成了書香校園的“物質空間”,那麽活動就是書香校園良好的“精神空間”。活動可以點燃興趣的火花。我們用活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閱讀機會。
1,成立“書友會”。
為了從小給學生播下愛讀書的種子,我們倡導“人人讀好書,班級隨書飄”,讓他們從小就把讀書當成壹種習慣,壹種享受。我們以班級為單位成立了班級“讀書會”。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書帶到學校來漂流,讓其他同學也能分享書的美好,感受讀書的樂趣。老師們出去學習開會的時候,都是拿壹個任務,去當地的書店找壹些好書來充實班級的書架。
2.開展經典閱讀。“讀經典的書,做壹個有根的人”。著眼於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壹生的幸福,學校實施了“經典誦讀”工程,讓孩子從壹開始就能讀懂經典,讀懂名家名作,讀懂古代美文,如《弟子規》、《三字經》、《紅樓夢》、《水滸傳》...在課堂上,我們與經典對話。課後,我們瀏覽經典名著。比如“每日小考”就是經典閱讀中的特色活動。“老師們,同學們,今天的日常小測驗是為了再次和大家見面!我們來看看昨天問題的答案……”
每天晨練結束後,校園裏都會響起這樣的聲音。這時,全校師生都會靜靜地聽著小主持人的廣播,興奮地等待著幸運兒的出現。日常問答是我校為打造“書香校園”而開展的壹項活動。每日問答為師生搭建了壹個學習傳統文化的平臺。每天從詩詞、歇後語、對聯、成語等中選擇2-3個題目,鼓勵各班師生利用課外時間查閱資料,尋找答案。然後將答案放入“每日問答”郵箱,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形式——抽獎(即選出三名答對的學生作為每日問答之星),測試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掌握程度,並對幸運者給予壹定獎勵。這項活動已經成為我們校園經典閱讀活動的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3.豐富閱讀活動。魅力閱讀無限精彩。從清晨的書聲,到課間白蓮園裏的默默關註。校園讀書節中低年級“古詩詞比賽”和“三字經”朗誦活動;四年級,“我手寫我的心”;班級舉辦閱讀比賽、表演比賽,學校舉辦“校園溫馨提示”比賽、“親吻母語”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書海中遨遊,體會閱讀之美。
(2)讀萬卷書,詩情溢園。
書籍,無論平淡還是醇厚,都給我們智慧和希望。原國家教委主任柳斌說:“愛書的民族是優秀的民族”;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有書的學校才是真正的學校,讀書的孩子才是發展的孩子。”為了真正讓學校成為壹個書的王國,讓每壹個學生都能天天讀書,以書為友,我們以經典詩詞閱讀為載體,倡導師生共同學習,養成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1,明確閱讀要求。學生閱讀活動的具體要求是:①壹條主線——熟悉經典詩詞。壹、二年級:朗讀、背誦30首簡單易懂的詩歌;三四年級:朗讀並背誦50首經典詩詞;五六年級:閱讀並背誦70首有壹定難度的經典詩詞。(2)必讀書籍——根據新課標要求,確定推薦書籍100本,組織學生開展“大閱讀”活動。高壹高二:每個學生每學期必須讀2本學校推薦的書;三四年級:每個學生每學期必須讀4本學校推薦的書;五六年級:每個學生每學期必須讀6本學校推薦的書。
2.開展讀寫活動。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活動包括:①科學利用時間,根據各班實際情況進行有規律的閱讀活動。比如利用班隊會或者課前5分鐘開每節課。
“書海拾貝殼”,
“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學生介紹自己讀過的新書、好書,交流閱讀活動的經驗,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②利用班級黑板報,設立“格言專欄”、“成語花園”、“詩詞花園”,充分利用學校讀書走廊開展“讀書走廊”活動,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3)每個學生都有壹本“學習摘抄本”,記錄參加閱讀實踐活動的精彩片段、好詞句、名言警句、心得體會、閱讀計劃和感受。(4)各班語文老師每天以作業的形式布置閱讀作業。壹、二年級10分鐘,三、四年級20分鐘,五、六年級30分鐘,請家長監督。⑤組織“南湖晚報小記者”、“小學生時代”、“小學生世界”閱讀指導相關活動。采訪學校領導、老師、社會人物等。通過小記者的活動,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感受辦學理念,了解學校的過去和未來,了解教師的苦與樂,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寫作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帶動全校學生讀書學習的熱情。
3.提供校本課程。為更好地貫徹課改精神,推進課程改革,認真落實新課改倡導的三級課程模式,我們開展了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師生發展根基”為宗旨的《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開展了弘揚傳統文化綜合實踐活動的校本開發和實踐開發實施。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從優秀傳統文化、地方文化、學校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鞏固文化底蘊,了解五千年歷史中孕育的優秀傳統美德,提高文化品位和境界,樹立崇高的人生信念,促進學生人格的全面和諧發展。校本課程在中央教育學院的評估中獲得二等獎。
(3)學海無涯,最重要的是書能走遠。
閱讀已經成為我們老師和學生的壹種生活方式。在建設“書香校園”的過程中,學校按照“全員參與、師生閱讀、輻射家長”的思路,積極探索教學實踐,倡導和鼓勵全體師生“讀好書、讀好書”,努力打造“書香課堂”、“書香學生”、“書香教師”,組織各種讀書活動,表達與書為伴的快樂。在每年的文化藝術節上,六年級開展“捐壹本書記母校情”的贈書活動;從壹年級到五年級,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獻壹本書,讀百本”活動。在捐書的同時,每個學生還做了壹個書簽,展示自己的才華,並在卡片上寫上愛書的座右銘,鼓勵學生愛書,好好讀書。學校選出壹定數量的“最佳書簽”設計師,陳列在各年級的櫥窗裏;每學年舉辦壹次學生用書的“跳蚤市場”,讓學生交換書籍,把讀過不想收藏的書帶到學校,再打折賣給其他同學,實現圖書資源的享受。四月的讀書節詩情畫意,促進了我校“書香校園”特色建設的發展。
學生們通過參與閱讀活動真正體驗到了閱讀的樂趣。在501班,有個同學深情地說:拿到壹本書,不要說先讀,哪怕用手碰壹下書的封面,聞到淡淡的墨香,也會很美很舒服。在《我的讀書格言》合集裏,603班的壹位同學寫道:“如果我是壹只鳥,我在書中發現了壹片廣闊的天空;如果我是壹條魚,那麽在書中,我找到了浩瀚的海洋。”表達了他對書籍的熱愛和對閱讀的深刻理解。“腹中有詩,胸中有雅。”隨著書香校園活動的開展,學生的儀態也在精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