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雜詠
(清)林則徐
雄關樓堞倚雲開,駐馬邊墻首重回。
風雨滿城人出塞,黃花真笑逐臣來。
出嘉峪關感賦四首
(清) 林則徐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裏征人駐馬蹄。
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雲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翰海蒼茫入望迷。
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壹丸泥。
東西尉候往來通,博望星槎笑鑿空。
塞下傳笳歌敕勒,樓頭倚劍接崆峒。
長城飲馬寒宵月,古戍盤雕大漠風。
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
敦煌舊塞委荒煙,今日陽關古酒泉。
不比鴻溝分漢地,全收雁磧入堯天。
威宣貳負陳屍後,疆拓匈奴斷臂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時此地罷防邊?
壹騎才過即閉關,中原回首淚痕潸。
棄繻人去誰能識,投筆功成老亦還。
奪得胭脂顏色淡,唱殘楊柳鬢毛斑。
我來別有征途感,不為衰齡盼賜環。
登嘉峪關
(清) 裴景福
長城高與白雲齊,壹躡危樓萬堞低。
鎖鑰九邊聯漠北,丸泥四郡劃安西。
雪中苜蓿綠鷹嘴,天上桃花紅馬蹄。
飛將神兵紛出塞,聖恩可許到伊犁。
進嘉峪關
(清)史善長
壹紙將軍令,重門六扇開。
當關資虎將,題壁費鴻裁。
日月無中外,輪蹄自去來。
酒泉明日到,小憩盡殘杯!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壹雄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壹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壹(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
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千米。長城城臺、墩臺、堡城星羅棋布,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並守之勢,形成五裏壹燧,十裏壹墩,三十裏壹堡,百裏壹城的防禦體系。
嘉峪關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主要景點有嘉峪關關城、懸壁長城、長城第壹墩、魏晉墓群、黑山石刻、木蘭城、“七·壹”冰川、滑翔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