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蝶戀花》柳永 文言文點擊答案

《蝶戀花》柳永 文言文點擊答案

蝶戀花 柳永

原文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壹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賞析

[上闋]

作者充分地把情景相交融,登上高樓遠望,觸景生情,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細細”,作為全詞的第壹句,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像壹幅剪紙那樣突現了出來。“危樓”二字表現出作者的立足點非常高,因此放眼望去,所看到的風景也很廣闊。“風細細”,雖然簡單地寫了並不罕見的風景,卻為這幅剪紙添加了壹點背景,使畫面立刻活躍起來了。“佇倚”二字寫出了作者倚著欄桿之久和懷想之深。由“佇倚”壹詞,引出了“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春愁”壹詞不僅點明了季節,同時體現出了主人公的“愁”。“天際生”不僅體現了“春愁”是觸景而生,而且把“愁”這種抽象的感情寄托在了具體的、可看見的“天際”之中,增強了實際感。“草色煙光”把春天的景色寫得極為逼真。春草,鋪地如茵,在夕陽的余輝下,閃爍著壹層迷蒙的如煙似霧的光色。此時的季節正是“春”,又看到了生命力頑強的春草,不禁使人聯想到綿綿的思愁就像春草壹樣連綿無盡。再加上“殘照”二字,就又多了壹層感傷的色彩,為下壹句抒情定下基調。同時,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經倦遊思歸。“無言誰會憑闌意”體現了主人公的孤單淒涼之感。前壹句用景物描寫點明時間——黃昏,由此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在樓頭眺望,時已黃昏卻仍不忍離去。而“無言誰會”既是獨自倚著欄桿的孤寂,也是不見伊人的慨嘆。“無言”二字引發了千思萬緒。有“春愁”又無可訴說,這雖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內容,卻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

[下闋]

寫了主人公為解離愁而狂歌——“擬把疏狂圖壹醉,對酒當歌”。前壹句寫出了他的打算。此時,他已經深深體會到了“春愁”的深沈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消愁 。詞人說得很清楚 ,目的是“圖壹醉 ”。為了追求“醉”,他“疏狂”,不拘形象,只要醉了就行。而且不僅要痛飲,還要“對酒當歌”,借放聲高歌來抒發他的“春愁”。強顏歡樂後卻頓感索然“無味”,證明他並沒有抑制住“春愁”,進而體現了“春愁”的纏綿。到此為止,柳永才透露這種“春愁”是壹種堅貞不渝的感情。他的“春愁”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 ”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為“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後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壹語道破:他所謂的“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衣帶漸寬”以有力的語言寫出了柔情,甘願為思念的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整體已經也隨之得到升華。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壹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全詞]

這首詞抒情寫景,感情真摯。全詞雖然緊扣“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沒有道破,只是從字裏行間向我們透露出壹些消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停筆 ,掉轉筆墨,使人感覺撲朔迷離,千回百折,直到最後壹句,才使真相大白。詞在相思感情達到高潮時,戛然而止,增強了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