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夏天,天氣非常熱,我和我的家人“躲”在家裏看電視。爸爸離開沙發,走到空調下,找了找空調遙控器,便“啪啪”地按了幾下。之後又走到沙發旁坐了下來,我好奇的問爸爸:“爸爸,妳剛才幹什麽的呀?”爸爸說:“沒幹什麽!”我不信,便穿上鞋,走到空調下,拿起空調遙控器,看了壹眼,呀,原來爸爸把空調調到了24攝氏度,我對媽媽說:“媽媽,妳快跟爸爸說叫他把空調關掉吧,如果我們把空調關掉,把電風扇打開,那能減少多少排碳量啊!”又為大自然節省了能源。
記得還有壹次,我和媽媽要去買紙盤,由於第二天要用,我們晚上才去超市。出門時,媽媽對我說:“壹會兒到超市車停哪兒呢?”我連忙對媽媽說:“不行不行!如果開車去,沒地方停,最重要的是開車去會排出多少碳哪!”媽媽聽了我的話,陪我走到了超市。
低碳生活只是壹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
淘米水可以用來洗臉洗手,茶葉渣可以曬幹做茶葉枕頭,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舉動,都是在為地球減碳。市環保局的專家說,“低碳生活”實際上就是節水、省電、省氣和回收四大要素,具體到市民生活中來說,都是些舉手之勞的小事。
低碳生活,其實不僅僅關系到環境保護、節約資源之類的宏大命題。即便在個人生活層面上,它也是好處多多的———既節省生活開支,又有利於身心健康。比如,選擇自行車、步行、公交車等綠色出行方式;又比如,少用壹度電、少用壹張紙、節約壹滴水;再比如,使用環保購物袋、認養壹棵綠化樹……
1)“低碳生活”感想
現在城市、國家,乃至世界都在大力宣傳“低碳”。那麽為什麽要“低碳”呢?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地球,使人類更長久地在地球上生活下去。
現在受人關註的“氣候變暖”,就是很嚴重的環境破壞,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人們焚燒化石礦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還通過冰箱等排出的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暖。
其實導致環境變差的原因還不止這些,我還從網上了解到:壹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壹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這個數據是多麽驚人呀!其實我們保護環境不需要很誇張,只需舉手之勞就行了,比如:買運輸裏程短的物品、堅持爬樓梯、騎單車或步行去上班上學……總之壹切都可以。
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吧!
(2)低碳生活
現在人人在講低碳生活,可是還有很多人沒做到,那麽怎樣做才算是低碳生活呢?
其實做到低碳很簡單,就是少用電器,如果可以還能用原始、傳統的方法去替代用機器、電器所做的事。
那麽又怎樣更全面地做到低碳生活呢?最好做到以下幾點:第壹、少看電視,少上網。多看書,多出去做運動。這樣不僅保護眼睛而且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鍛煉身體,多好呀!第二、使用節水型淋浴噴頭,不僅可以節水,還可以把普通三分鐘熱水淋浴所導致的二氧化碳減少壹半。第三、把在跑步機上的45分鐘的鍛煉改為在公園裏慢跑,可以減少將近壹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樣既省電,又可以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真是壹舉兩得呀!
聽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妳也壹定了解到了的低碳知識吧!我們應該保護環境,為保護地球出壹份力量。
(3)我的長沙低碳遊
在暑假裏,我們壹家人壹同坐飛機去了長沙,發現長沙是壹個環保、低碳的城市。
到達長沙後,壹出飛機場,在搭的士去姨媽家的路上,我發現長沙的路十分幹凈,旁邊人行道上也沒有垃圾,而且長沙的空氣特別清新
到了姨媽家以後,我的表哥來接我們,在路上,我問表哥:“長沙沒有禁摩托車嗎?”表哥回答:“禁了,這些都是電動車。這時候我心想:怪不得這裏的空氣這麽好,原來這裏用的都是電動車。雖然電動車低碳、環保,可是它開起來沒聲音,很容易發生交通意外,我好幾次差點被電動車撞到。
在來長沙的第二天,我們去橘子洲景區,它座落在湘江邊,我們在那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和毛主席的雕像,還有他寫的詩句。我感覺這裏十分美麗,而且環境保護得很好,供遊客乘坐的車輛都是電動的,環保意識很強。
第三天,我們結束了長沙的旅遊,乘坐高鐵回廣州,高鐵速度很快,最高時速達到350公裏,從長沙到廣州只要兩個小時。回到廣州後我還從網上了解到,壹個人坐高鐵的排碳量是坐飛機的33%,坐高鐵真是既環保又快捷。所以出外旅行應該首選火車、高鐵,為保護地球做貢獻。
(4)亞運年身邊的環保變化
亞運會要舉行了,我身處舉行亞運會的廣州,當然可以感覺到廣州壹點壹滴的變化,其中讓我感受變化最大的就是“BRT”和環保自行車站。
“BRT”全稱“公交快速路線”,車站內設備齊全,有遮陽板、噴霧電風扇,還有座椅。公交車也是全新的。“BRT”中的公交車走的是公交專用路線,時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方便了人們的出行。“BRT”還很實惠,單方面乘車只需要2元錢,而且同方面轉車是免費的。公交出行是環保、低碳的,如果大家坐公交出行,將大大減少汽車的尾氣排放,廣州的環境將變得更好。
環保自行車站在廣州逐漸興起,那麽它有什麽作用呢?它讓人們重視低碳生活,人們可以租用自行車。有的人離上班的地方近,就直接騎單車上班,如果離得遠,就可以騎單車去公交站或地鐵站,這樣比自己開私家車上班低碳的多。
有了這些環保措施,廣州的空氣比原來好多了,我相信廣州壹定能辦好亞運會,並且我希望以後廣州的環境能更好。
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壹種生活態度。低碳生活宣傳海報
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壹個願不願意和大家***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註意節電、節氣、熄燈壹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裏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
二氧化碳
但關心全球氣候變暖的人們卻把減少二氧化碳實實在在地帶入了生活轉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壹,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比如,據制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於冷櫃,而敞開式冷櫃電耗比玻璃門冰櫃高出20%。由此推算,壹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壹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門冰櫃,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壹年可節電約4521萬度,相當於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在中國,年人均CO2排放量2。7噸,但壹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積,開1。6L車上下班,壹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也會在2611千克。由此看來,節能減排勢在必行。如果說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節約能源這些環保理念已成行為準則,低碳生活則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雖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識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
個人意識
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壹,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盡管仍有學者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於“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妳可以為減碳做些什麽,還告訴人們,妳可以怎麽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麽呢?在北京的八達嶺,壹個碳匯林林場已經成形。
林業碳匯
如果妳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來這裏購買碳匯林或種樹。林業碳匯是通過實施造林和森林經營管理、植被恢復等活動,植物葉片中的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水,土裏的無機鹽和水分,釋放氧氣通過篩管把制造的有機物再運送到土裏,土裏的真菌和細菌再把有機物分解,從而產生物質循環,對於低碳方面來說起到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開車、少開空調,購買碳匯林的主意,受到人的歡迎。目前,減緩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是減排和增匯。與減排手段相比,林業碳匯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為減緩氣候變暖的重要手段。低碳生活的核心內容是低汙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節約。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是我們人類的母親,更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依靠。 所以我們要愛護地球,珍惜地球的每壹分資源。
想壹想以前的地球,曾經那麽美麗而富饒,她象母親壹樣,不斷地為人類提供賴以生存的各種資源。而現在,各國因環境保護不當而出現的颶風、暴雪、洪水等自然災害已比比皆是……給世界人民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損失。
記得曾看過描寫賽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文章,原先它是那麽有氣勢,洶湧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壹瀉千裏。它曾是巴西和巴拉圭兩國人民的驕傲。現在,它形容枯槁,奄奄壹息,就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不久,它就會完全消失。聯系近來發生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嚴重幹旱,更覺觸目驚心,“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但現在的漓江大部分河床已經裸露出來,昔日的秀美早已不復存在;同樣,貴州的黃果樹瀑布也已縮水到往年同期的四分之壹左右;由於幹旱缺水,雲南彌勒縣的壹個鎮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全部絕收,百姓將面臨斷糧危險;甚至,在雲南災區,壹噸河水就已賣到50元。
讀了這些,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既為災區人民痛心,又對人類的自私不齒。想壹想,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壹切地亂砍濫伐,使地球上的水土大量流失。例如,亞洲壹些國家為了獲取木材和擴大耕地面積,毀林開荒,濫伐森林。在1970年至1990年在這短短的20年中,印度森林面積減少了40%,其結果是加劇了印度的洪水和幹旱。非洲森林至20世紀40年代以來,砍伐了將近50%。隨著森林不斷的減少,沙漠不斷的蔓延,旱災肆虐,非洲上億人受到饑餓和水荒的威脅。世界上流域最大的南美洲亞馬遜河的熱帶雨林,被稱為“人類的寶庫“。亞馬遜河和的流域面積為705多萬平方千米。現在,熱帶雨林的面積正在急劇減少。壹旦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遭到毀滅,將會使人類面臨巨大的災難。人類所需要的許多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但無情的人類破壞了它們,造成了壹系列的生態災難。
終於,嚴酷的事實喚醒了人們保護地球的良知。人們開始用行動保護我們美麗的地球母親,盡量增加綠色植被,減少亂砍亂伐。各國都認識到***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就充分體現了保護環境的這種***識。
在此,我呼籲,讓我們***同攜手,從點滴做起,愛護我們的地球母親,拒絕汙染,保護生態環境,讓土地從貧瘠變為富饒,讓地球美景重現,讓人類不再有苦難和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