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首詩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軍中七首,第四部》。全詩原文如下:
青海有壹座黑漆漆的雪山,白雲悠悠,孤城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破樓蘭不還。
妳什麽意思?翻譯成白話如下:
青海湖上烏雲密布,覆蓋著連綿不斷的雪山。邊塞古城玉門雄關,千裏之遙,遙遙相望。
戍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破舊,壯誌不朽。在打敗入侵的敵人之前,他們永遠不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有壹些話,我覺得有必要單獨解釋壹下,以便更好地理解這首詩的含義:
青海:青海湖,在今天的青海省。唐朝的將軍葛韓曙在這裏建了壹座城,並派神威軍把守。
長雲:層層厚雲。
雪山:祁連山,山頂終年積雪,所以陰天。
孤城:邊塞古城。
玉門關:邊關的名稱設置在漢代,在甘肅省敦煌市的西部。壹個是“雁門關”。
破:壹個“斬”。
樓蘭:漢代西域名稱,即鄯善國,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部。西漢樓蘭王與匈奴交往,多次殺死漢朝與西域交往的使臣。這裏泛指唐朝西北地區經常侵邊的少數民族政權。
永不歸還:壹部“不歸還”的作品。
作者寫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什麽?
這首詩是“從軍七首”系列詩中的第四首。盛唐,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守邊開疆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有所作為。武將灑血沙場建功立業,詩人被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以悲壯豪情寫下了壹系列壯麗詩篇。
既然知道了創作背景和整首詩的意思,那就壹起欣賞吧: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常常被詩中古今地名的混雜和空間上的分隔所迷惑。有懷疑作者對地理不熟悉,所以不求很好的解的,也有為解而寫的。這第四首詩就是這種情況。
前兩句提到了三個地名。雪山是河西走廊南部的祁連山。青海和玉門關相隔千裏,卻出現在同壹個畫面上,所以這兩句話有各種解釋。有人說,第壹句是向前看,下壹句是回首家鄉。這很奇怪。前面是青海和雪山,後面是玉門關,所以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應該是玉門關以西的西域,不是漢兵,而是胡兵。另壹方面,第二句是“遙望玉門關,孤城”的倒裝句,遙望的對象是“青海的暗雪山”。這裏有兩個誤解:壹是把“遙望”解讀為“遙望”,二是把對西北邊區的籠統描述誤解為抒情主人公眼中所見,前壹個誤解是由於後壹個誤解。
“青海有暗雪山,孤城望玉門關”。詩人壹開始就描繪了壹幅壯麗荒涼的邊塞風光,概括了西北邊塞的面貌。青海湖上的天空被長長的雲層覆蓋,湖北境內綿延的雪山依稀可見。翻過雪山,是河西走廊大漠中的壹座孤城,再往西,可以看到玉門關。唐朝時,西方有吐蕃,北方有突厥。當時青海是唐軍和吐蕃多次交戰的地方,玉門關外是突厥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座城市是唐朝重要的邊塞城市。看著青海和玉門關,讓戰士們想起這兩個地方發生過的戰鬥場面,不禁熱血沸騰。可以看出,這兩句話蘊含著豐富的感情,比如戍邊將士對邊疆的重視,對能夠肩負起保家衛國重任的自豪,對邊疆惡劣環境的孤獨,對戍邊將領艱苦生活的憧憬。各種感覺都融入了這個荒涼遼闊,迷茫暗淡的場景。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不還。”這兩句話從場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變成了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壹首概括力很強的詩。戍邊時間之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人之強悍,邊陲之荒涼,都用這七個字來概括。“百戰”比較抽象,“黃沙”二字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點。從“百戰百勝”到“身披金甲”,更可想而知戰鬥的艱巨和激烈,也可想而知在這漫長的時間裏有壹系列的壯烈犧牲。然而,雖然閃亮的金甲已經磨破,但戰士們報國的雄心並沒有得到錘煉,反而在大漠風沙的磨礪中更加堅定。“不破樓蘭,永不還”是身經百戰的軍人的豪邁誓言。最後壹句越是強調戰鬥的艱辛和戰爭的頻繁,這句話就變得越有力量和震撼力。
盛唐優秀的邊塞詩有壹個重要的思想特征,就是抒發了戍邊將士的豪情壯誌,但又不避諱戰爭的艱辛。這篇文章就是壹個明顯的例子。可以說,三四句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是因為有壹兩句是富有環境描寫的。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的高度統壹是王昌齡絕句的壹個突出優點,這壹點在本文中也有清晰的體現。
最後,我覺得有必要介紹壹下這篇文章的作者:
王昌齡(698-756),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後人稱贊他為“七絕”。早年窮困潦倒,困於農耕,但30多歲開始做學問。第壹任省校書郎書記,也在宏言中得知了,授司水衛,因事貶謫嶺南。有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開元末,回長安,授江寧丞。被誹謗的龍隊長。安史造反,被刺史陸秋孝殺死。他的詩以七絕著稱,尤其是登上第壹名之前在西北邊塞所寫的詩,有“詩聖王江寧”(又稱“詩人王江寧”)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