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話
水旋律前奏曲
——陳冰中秋,壹飲而盡丹,壹醉方休,寫此文,懷。
月亮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我從遠處拿酒杯。我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也不知道幾月幾時。我願乘禦風回天,我怕在細玉的樓閣裏,經不起九天寒氣。跳舞去發現陰影在地球上是什麽樣子的。
月亮變成了猩紅色的亭子,低低地掛在雕花窗上,照著昏昏欲睡的自己。月亮不應該對人有什麽怨恨,為什麽人走了才是圓的?人們有悲傷和快樂,他們分離又重逢。月亮會變暗或發亮,會變圓或變圓。沒有什麽是完美的,即使在過去。但願人長久,千裏好風光。
詩句解讀:
但願人長久,千裏好風光。希望:希望。單鵑:外形漂亮。人有喜怒哀樂的變化,月亮也有晴天雨天的變化。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就很難全面。只希望思念的人健康長壽。雖然他們相隔千裏,但他們可以欣賞這美麗的月亮。當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沈浮。當她被烏雲籠罩的時候,當她賠錢不完整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為什麽要為暫時的離開感到難過呢?這些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都做得很高調,很有哲理。
關於作者: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字子瞻,字何中,名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河北欒城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蘇軾進士。宋神宗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工作。元豐三年(1080),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任永璉助使。宋哲宗即位後,歷任翰林學士、讀書學士、禮部尚書,在杭、潁州、揚州、定州等地皆知。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至惠州、儋州。宋徽宗獲大赦,返回北方,途中死於常州。宋高宗追授太師,謚號“文中”。
蘇軾是宋代文學成就最高的代表,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詩歌題材廣泛,清新雄健,善於誇張比喻,風格獨特。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是豪放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也稱“蘇辛”;其散文作品豐富奔放,與“唐宋八大家”之壹的歐陽修並稱“甌塑”;蘇軾也善書,是“宋四家”之壹;他擅長繪畫,尤其擅長墨竹、奇石和枯木。流傳至今的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