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是懷舊的,抒情的,寫的是它消磨了壹個人的勇氣,轉而以壹顆曠達的心關註歷史和人生。上城主要描寫赤壁洛基的自然風光,意境廣闊,感情深厚。從筆來說,淩雲劍菊,寶菊有力。把浩蕩的河流和永恒的人事結合起來。
千古風流人物被大浪淘沙壹掃而光,不可悲嗎?而蘇軾卻另有體會:既然是古往今來風流人物的必然,自己的恥辱和貧窮又怎能哀嘆!既然人類通過不同的路線達到了同壹個目的,那就太迂腐了,不能只專註於壹時的名利。接下來的兩句切入懷舊主題,重點是三國的赤壁。“人性是”這個詞很有分寸。赤壁之戰的故鄉是有爭議的。現已改為湖北省浦陰縣赤壁市。但是湖北省有四個地方和赤壁同名,另外三個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遊覽黃岡赤壁,他似乎沒有把握,就用了“人性是”這個詞,引出下面的討論。
下面五句話,講的是滔滔江水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滾”等動詞運用得淋漓盡致。“風景如畫”是寫風景的壹般句子。“壹次有多少英雄”從布景變成了人事。
蘇軾關註的重點是《三國誌》中的周郎,所以下探全是由周郎引發的。前五句寫赤壁大戰。類似周瑜的有說有笑的辯論,作者描寫如此轟轟烈烈的戰爭也毫不費力。從開篇第壹句的“千古風流人物”到“曾經有多少英雄”,再到“遙想當年的公瑾”,眼睛壹直閉著,最後聚焦在周瑜身上。但是,周瑜寫的不是他的大智大勇,而僅僅是他優雅浪漫的氣質。
不關註的人往往會把“羽扇黑絲巾”當成諸葛亮的代名詞,因為諸葛亮的服裝就是以羽扇黑絲巾聞名的。但在三國,這是儒家將領通常的裝束。宋人常稱周瑜為羽扇,如戴復古詩《赤壁》:“周公謹千年來,如今也。”英風揮羽扇,火破船。"
蘇軾在這裏推崇周瑜的儒雅從容,但他的感情是復雜的。《故國》由周郎轉給了他自己。周瑜破曹操時三十四歲,蘇軾寫此詞時四十七歲。孔子曾說:“450歲不知道什麽,就不怕。”蘇軾,從周瑜年輕有為的仕途想到自己的沈浮,於是有了“多情應笑我”的壹句話,語看似輕,意卻沈郁。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壹個悲天憫人的冷儒,而是壹個打破人間屈辱的智者。所以,他在認識到自己的悲哀之後,並沒有像南唐的李煜那樣沈溺於苦難而自傷,而是把周瑜和自己放在整個江山的歷史中進行觀察。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遠播的周瑜呢?我以為是被大浪沖走了。這樣,蘇軾就超脫了憂愁。“生活處處知道它是什麽樣子,它應該像洪飛踏雪。如果不小心把手指和爪子留在泥上,洪飛就不能再數東西了”(《何子遊澠池懷古》)。所以把蘇軾和周瑜比較後,雖然也看出他的政績比不上周瑜,但在涉及到全人類的發展規律和普遍命運時,雙方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此深度的思考,導致“世事如夢,壹瓶過後還是壹個月”的感覺。正如他在《西江月》的詞中所說:“天下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而是人生的英雄之歌。既然世事如夢,何不把酒灑在河心明月的倒影裏,擺脫壓抑,從有限中享受無限,讓精神得到自由。他同時期寫的《赤壁賦》在這裏更為明確果斷:“惟江上清風,山中明月,耳聽為美。對造物主來說是取之不盡的寶藏,對我和我的兒子都合適。”這段超然深遠的文字,現在是《莊子?《萬有論》思想的翻版。但莊子用它來逃避現實,蘇軾用它來超越現實。
黃州幾年是蘇軾思想上的壹個轉折點,也是他不斷走向成熟和智慧的時期,使他得以保存自然的人格,保持純粹的精神。這首《念奴嬌》和同時期的幾首詩都為我們揭示了這壹線索。
這首詞自問世以來,經歷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命運,而以此為名的人,如胡載的《苕溪漁隱從化》,更是稱之為“古今佳作”。正如於文寶《續吹劍錄》所言:“東坡在玉堂,有良師。因為我問‘我的字像劉啟是什麽?’是的,劉郎中說,“劉郎中”必須娶178個女孩,手持紅色牌匾,唱“楊柳岸馮曉不能在月亮上生存”。本科學歷,必須是關西人,拿著鐵板,唱著‘不歸之河’。大眾徹底被打敗了。“表面上看,穆時之言區分了柳與蘇詞的不同風格,但卻隱含著蘇詞對傳統詞風的背離。到了清代,甚至有人認為這個詞是“平仄”(丁的《聽秋聲觀》),朱彜尊的《詞綜》更是細致辯證,也可謂吹毛求疵。
《念奴嬌》是蘇軾貶謫黃州後的作品。蘇軾是21歲的秀才。30歲之前,他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書房裏,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局的動蕩,他幾經沈浮。43歲(元豐二年)因寫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出獄後,他被貶為應永駐黃州大使助理。這是壹個閑置的帖子。他在舊城營壘中修煉,遊歷訪古,政治失意,滋生了他逃避現實、無能為力的思想和情緒。但由於他虛懷若谷的胸襟,受到祖國雄偉山川和歷史人物的啟發,寫出了壹系列名篇,以此詞為代表。
念奴嬌這個詞分兩部分。上闋我吟誦赤壁,下闋我懷周瑜,哀思往事,自傷,以自己的情懷結束。作者悼念過去,懷念過去的英雄,通過過去的英雄業績思考自己的挫折。無法建功立業,壯誌難酬,歌詞表達了內心的擔憂和憤怒。
上闕《赤壁賦》,以景物為主,作為描寫人物的陪襯。前三句既寫出了大江大河的氣勢,又總結了千古英雄,表達了對英雄的向往。打著“人性是”的幌子,把念叨的人物畫出來。“亂”、“穿”、“震”、“拍”、“滾”等詞語的運用,巧妙地、獨特地勾勒出了古戰場的險象環生,寫出了其壯闊壯麗的場景,從而為下壹部電影所追尋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們渲染了環境氛圍。
霞雀以寫人為主,通過仰慕周瑜來表達自己壹事無成的心情。寫“小喬”是為了襯托周瑜的光彩和昂揚,突出人物的魅力。中間對周瑜戰功的描寫,意在襯托他的晚年無為。“感傷”的最後幾個字雖然表達的是悲傷,但這種感覺其實是詩人不甘沈淪、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表現,依然不失英雄本色。
用英雄的心情寫胸塊。
詩人是壹個思想開明的人。雖然他在政治上受挫,但他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這個詞集中反映了他的復雜心情。詞中文筆雖失意,但風格瑰麗,與同題材失意文人的作品明顯不同。詞中的豪邁情緒首先表現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長江的超常天氣,古戰場的險象環生,都給人壹種宏大的感覺。周瑜的英雄氣概和成就都讓人羨慕。
二、所附原文如下:
念奴嬌赤壁懷古
石
滔滔江水向東流去,那些昔日的英雄已經壹去不復返了。
老營西,人說是三國之戰,赤壁之戰。
陡峭的巖壁,如驚雷般的海浪拍打著河岸,浪花像卷起千萬條雪。
氣勢磅礴的河山氣如畫,多少豪傑豪傑壹次湧現。
回想周瑜的春風時代,年輕貌美的喬剛剛嫁給他,他英氣十足。
手拿羽扇的壹個白色人影迎面而來,談笑間,敵人的戰船燒成了灰燼。(作品壹:逼死魯)
我今天神遊在戰場上,我感受著壹顆感受的心,過早地生出了白發。
人生如夢,灑壹杯酒向江上明月致敬。(人生是壹部作品:世界;尊通:尊)
三。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畫家、美食家。子曰戰,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應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佳縣)。本人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賦極高,詩詞書畫俱佳。他的文筆汪洋恣肆,流暢自如,與“唐宋八大家”之壹的歐陽修並稱為甌塑;詩歌清新蒼勁,善用誇張和比喻,藝術表現手法獨特。他們與黃庭堅並稱為蘇黃。豪放派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有新意。用筆寫得跌宕起伏,童趣盎然。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繪畫和文學壹樣。在繪畫上,提倡神似和“文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東坡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