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鄭·《顏》記載:“壹個尉氏和壹個女子互相戲弄,給她們壹勺藥。”目前公認的“給壹勺藥”行為最傳統、最合理的含義是“結善緣”論
自從在《詩經》中作為“粘合善良”的形象出現後,芍藥在後來的作品中就成了“離”和“情”的象征。王先謙《三詩人集》:“韓曰:牡丹,離草;據說離別會給這種草,所以芍藥又有別稱離別和離別。
在詩人的筆下,有“多情紅藥等妳看”(韓元吉《浪淘沙》)這樣的句子。同時,不斷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別緒,也讓芍藥的形象多了壹層悲涼。唐代詩人錢起寫道:“牡丹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高手不花長時間,不如壹棵松樹壹直冷,讓人大有物是人非的感覺。
芍藥欣賞
多情牡丹的“絕艷絕奇香”,往往成為落寞荒涼之地的對比,讓人感覺昔日的美好時光已不在。姜夔在《揚州慢》中的“別離之悲”更是令人唏噓。“二十四橋猶在,浪花搖曳,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
二十四橋又名紅藥橋,以紅牡丹而聞名,但在這裏,迷人的“橋旁紅藥”卻映襯出揚州空城的冰冷流水和蕭條景色,頗符合“雕欄玉砌今猶在,朱妍改之”的寓意。
現代人描寫臺兒莊之戰,也用開放的牡丹來襯托戰爭的慘烈:“三千人住十裏街,大火化為塵土數日。為幾株紅牡丹難過,廢墟旁依舊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