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我覺得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之人;荷花是花中君子。
原文摘錄:
欲喚菊花,花之隱士也;牡丹,花開富貴;荷花,花之君子也。嘿!菊花之戀,陶後鮮有耳聞;誰給了蓮花的愛?牡丹之戀適合很多人。
翻譯:
在我看來,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之人;荷花是花中君子。唉!對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後就很少聽到了。還有誰和我壹樣愛荷花?當然,愛牡丹的人也不少。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寫於北宋嘉祐6年(1061)至至平1年(1064),周敦頤任前州總判官,此時蓮池已建,嘉祐8年5月在此撰《胡艾蓮論》。
關於作者:
周敦頤(1017 -1073),又名周元昊,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號元恭。生於北宋道州(今湖南道縣)應道樓天寶,人稱連先生。北宋五子之壹的周敦頤是宋代儒家理學的創始人。他是壹個作家和哲學家,他寫了《朱元璋公基》、《胡艾蓮說》、《太極圖說》和《舒同》。
周敦頤在研究中提出了許多新問題,做出了新結論,推動了儒學的發展。他提出的理學基本概念,如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誠、無欲、色相等,被後世理學家反復討論和發展,構成了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成為宋明理學的創始人。
百度百科-胡艾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