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元稹的《壹字至七字茶詩》及賞析?

元稹的《壹字至七字茶詩》及賞析?

唐代元稹《壹七令·茶》原文: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譯文:

茶。

味香,形美。

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

白玉雕成的碾用來碾茶,紅紗制成的茶羅用來篩分。

烹茶前先要在銚中煎成黃蕊色,然後盛載碗中的浮餑沫。

夜深之後與明月作陪飲茶,早上起來獨自面對著朝霞也要飲茶。

飲茶能夠清除古今人身上的疲倦之感,特別是在醉酒後飲茶效果甚是好。

賞析

元稹的這首寶塔詩,先後表達了三層意思:壹是從茶的本性說道了人們對茶的喜愛;二是從茶的煎煮說到了人們的飲茶習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說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

此詩壹開頭,就點出了主題是茶,接著寫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裝句,說茶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寫的是烹茶,因為古代飲的是餅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制成的茶羅把茶篩分。

第五句寫烹茶先要在銚中煎成“黃蕊色”,爾後盛載碗中浮餑沫。第六句談到飲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飲。到結尾時,指出茶的妙處,不論古人或者今人,飲茶都會談到精神飽滿,特別是酒後飲茶有助醒酒。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是壹首送別詩,因為白居易要升任東都洛陽, 詩人與王起諸公舉行歡送會,宴席上要各以“壹字至七字”作壹首詠物詩,標題只能用壹個字,於是元稹寫下了這首《壹七令· 茶》,白居易也當場寫了壹首《壹七令·竹》。

這首壹字至七字詩,俗稱寶塔詩,以寶塔詩寫作的詩歌,並非少數,但以寶塔體所寫的茶詩在中國古代詩中較為少見,彌足珍貴。

白居易與元稹是當時唐代齊名的大詩人,他們的詩歌理論觀點相近,***同提倡新樂府,結成了莫逆之交,世人將他們並稱為“元白”。兩人之間經常有詩歌唱和,即使兩人分處異地,也經常有書信往來,並發明了“郵筒傳詩”。

壹次,元稹出使到東川,白居易與好友李建同遊慈恩寺,席間想念元稹,就寫下了《同李十壹醉憶元九》,而此時正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他在同壹天晚上寫了壹首《梁州夢》。

後來兩人都先後遭貶,分別被放置外地做官,於是他們經常聯絡,互相鼓勵和慰藉。如白居易所說的那樣,兩人終其壹生都是友情極其深厚的“文友詩敵”。

百度百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