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和蘇轍。因為在宋代散文方面的成就而並稱,同屬唐宋八大家。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軾、蘇轍為親兄弟,蘇軾為長兄,蘇轍為弟。
“三蘇”並稱始見於宋代王辟之《澠水燕談錄》。 該書卷四“才識條”說:“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蘇也。"
三蘇因為在文學上的突出成就,有”壹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美稱。
2、蘇洵的文章說古論今,縱橫評說,長於分析,很有氣勢,代表作《六國論》。
蘇軾是宋代偉大的文學家,又擅長繪畫和書法。他在詩、詞、散文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現存2300多首詩,340余首詞和散文。
蘇轍是個善於駕馭多種文章的散文家,其文“汪洋淡泊。深醇溫粹,似其為人。”他的詩又受蘇軾影響,風格也相近,現存詩1189首。
擴展資料:
蘇東坡、蘇轍兄弟中舉的同時,歐陽修把蘇洵所著文章二十二篇,獻給朝廷,受到重視。自此蘇洵名動天下,士大夫和知識分子們都爭先恐後地傳誦他的文章、
當時的文風因之起了壹個變化,造成了“蘇氏文章擅天下”的局面。“三蘇”,從此被人們叫開來。
這位年已五十、兩鬢漸白的老人,與兩位血氣方剛、才華非凡的兒子,他們猶如聚然從西蜀沖過來的壹股狂飆,以無比的威力掃蕩著當時汴京文壇上所積存的腐朽的東西。
他們以具有戰鬥精神而個性鮮明的文風,宣布著在歐陽修所領導的古文復興運動陣容中又增加了壹股新生力量。
“三蘇”從此積極地投入了文學戰鬥,揭示自己所擁護的與所反對的;他們又豎起了壹面光采奪目富有吸引力的旗幟,宣布著現實主義文風的又壹次勝利。
百度百科-三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