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他們生活在唐朝從鼎盛到逐漸衰落的時期。坎坷的人生,漂泊的生活,讓他們有了共同的語言。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陽。當年三月,李白出朝廷,四月過洛陽。這兩位詩人相遇了。然後壹起遊歷開封、商丘,次年又壹起遊歷山東,賦詩作歌,結為兄妹。
李和杜的詩充滿了真摯的友誼。杜甫在《與李尋隱居》中說:“余益東是客,他如兄。醉眠秋色,與日人手拉手。”還寫過《致李白》、《春憶李白》、《冬有李白》、《致天盡頭的李白》、《李白之夢》等詩,期待“酒當飲,細紙當留意。”“三個晚上以來,我壹直夢見妳,像醒著時壹樣溫柔、親密、真實。”杜甫常常關心李白的衣食住行,擔心他被放逐後的安危:“由江湖——風浪,沈船,擔在壹條小船上的恐懼。”“有水要穿過,它們是野生的,如果妳跌倒,有龍和河中的怪物。”這些詩對李白的假受害表示了極大的同情。
李白比杜甫大十壹歲,但對杜甫十分敬重。他曾寫過壹首詩《送杜甫下沙丘城》:“我在這裏做什麽?我躺在沙丘城的高處。城邊有古樹,秋聲日夜響。魯酒不醉,白唱壹曲。若以為君子,必遣往南。”因為杜甫不在身邊和他壹起旅行,“齊格”不能喚起李白的感情,“盧九”也提不起精神。思念朋友的感覺就像永無止境的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