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時代,分為三十部。是賦的近源。 (類、部不列)
二、南朝梁,有“沈約、周顒”等創“四聲、八病”說。
四聲,是“平、上、去、入”的總稱,但六朝以前尚無。
古四聲的調值,今已不可考。普通話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四個聲調是從古代四聲演變而來。 (詳見《辭海》)
三、隋朝,“陸法言”編纂《切韻》壹書,***五卷,據說分 206韻,
原書早佚。近幾十年來,發現幾種唐朝寫本韻書,從而考定《切韻》
分為 193韻。它以當時的“洛陽音”為主,酌收“古音”及其他
“方音”,為唐、宋韻書的始祖。音韻學上推為重要著作。
四、唐初科舉,采用律賦。押韻嚴格限制,由考官命題,出八個韻字,
規定八類韻腳,稱“八韻律賦”。押韻、詞序、平仄均有規定。字數
有限制,不超過四百字。具體規定現在不知。
----但唐人“孫愐”編有《唐韻》,原書早佚。近年發現殘卷,考知
為《切韻》的增字加註之作。
五、唐初“許敬宗”(592---672年),歷太宗、高宗、武後三朝,曾
任禮部尚書、中書令等職。經許奏議,將《切韻》之中部分鄰近的韻部
合並使用,以避免分韻太細、寫詩拘束的弊病。合並後具體韻部不詳。
六、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陳彭年、丘雍”等人奉旨,
增廣隋朝的《切韻》而編成《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增至
206 韻,是歷代韻書中分韻最多的壹種,收字二萬六千余個。
----此書現存幾個版本,是現有漢語音韻學著作中時代最早、對研究
中古語言極具價值的著作。此後各種韻書的出現、刪改,都是以此為
基礎。
七、北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禮部編《禮部韻略》,***206韻,
同《廣韻》。完全是為科考之用。
、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年),負責印書的官員“平水書籍”王文郁,
在山西平水城刊印了《平水新刊禮部韻略》。與前代韻書相比,其韻部
合並為 106個,大為簡化、實用。因此,後代的各種韻書,基本上都以
此韻目為標準。
九、南宋理宗淳佑二年(1252年,壬子年),平水人“劉淵”以金人
《平水韻》為原本,刊印了《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因將原本中的壹個
韻分韻,為 107韻。此本早佚。
----這部韻書不能叫“平水韻”。
十、元初,有“陰時夫”編《韻府群玉》;有“黃公紹、熊忠”編
《古今韻會舉要》等。均師法金人《平水韻》。
十壹、元末泰定元年(1324年),有“周德昌”編纂《中原音韻》。
周是元代散曲家、音韻學家,江西高安暇堂人。他擅長樂府,精於
音律,通習北曲。他認為,“世之泥古非今,不達時變者眾。呼吸
之間,動引《廣韻》為證”。周德昌所編《中原音韻》壹書,為北音
韻書的創始,是研究“近代普通話”語音的重要資料。
十二、明末清初,出現了《十三轍》,它不像後來的《佩文》那樣再
細分為四聲,而實行陰陽上去統押。韻轍有大刀闊斧的合並,分韻減少
到極低的程度。《十三轍》主要反映了北方官話地區的語言系統,在
北方戲曲、曲藝界中廣泛使用,在民間也有廣泛影響
十三、清康熙朝,有“張玉書”等人,奉旨編纂了《佩文韻府》,大大
地鞏固了《平水韻》的地位,使清代至今的詩人、詞人,都按照平水韻
來作詩、填詞。《佩文》*** 106 韻,收入 壹萬零二百余字。因每字下
均附有註釋、詞語、摘句、書例等等,使文字浩繁。原書*** 212卷、
1.8萬多爺。至 1983年的影印本,縮編後仍有 4785頁。
----為此,當時編有《佩文詩韻》,不收詞語,便於購買、攜帶。
----又有人陸續編寫了《詩韻珠璣》、《集成》、《合璧》、《全璧》等。這些韻書在分韻、收字上同於《佩文》,只是在所收的詞語、書例
上各有差別。
十四、至民國末年(1941年),當時的“國語推行委員會”編纂了
《中華新韻》,*** 18 韻部。它把《十三轍》中,同韻字過寬的那
幾類,如“波歌”、“支齊”、“庚東”等適當分離,增加了五個韻。
韻目的名稱也有若幹改變,總的和諧度也有所提高。從押韻效果的角度
講,自然是壹種合理的改造,因此,逐漸在全國範圍內為多數人所接受。
十五、解放以後,新舊之學、之爭有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