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對詩歌的認識和感受:詩歌是壹種藝術,包容性很強(無論是古詩還是現代詩都是感性之人所著)。詩歌是建立在壹定情感基礎上的(詩歌都是在作者有感而發時才創作出來的)。詩歌傳遞作者的情感(詩歌同時也是作者向我們訴說他們的思想情感)。
詩歌是壹種藝術。詩歌不僅僅是些花架子,詩歌既可以陽春白雪也可以下裏巴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詩歌表達的不僅僅時高雅的壹面,也可以是平易近人的。比如現代的詩歌可以信手拈來,隨意創作。比如妳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妳。
明月裝飾了妳的窗子,妳裝飾了別人的夢。這種就是現代詩歌,可以沒有那麽多繁雜晦澀的詞,但是意境是很美的,像這句詩歌就是表達了妳不僅僅在看風景,妳也同樣是別人眼裏的風景。所以詩歌的這種意境是只可意會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壹種情感。
表現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壹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其間有壹個絕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註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