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滿是忠骨,何必死得其所意思是:古代出征的士兵陣亡後,壹般會將屍體用馬包收殮,運回營地或家鄉安葬。
“青山滿是忠骨,那為什麽他們死的時候還穿著靴子?”出自清代龔自珍《紀海雜詩之壹》。
這組詩寫於清代道光十九年紀海(1839)。這壹年,作者48歲。因為討厭仕途,他從北京辭職回了杭州。後來,他來回去見家人。在從北到南的往返途中,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情不自禁,寫了壹首又壹首詩。
《己亥雜詩》共* * * 315首,或議論時政,或講故事,或思往事,題材廣泛,內容復雜,多以題攻社。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主張改革內政,抵禦外侮。
紀海雜詩中的批判、呼喚和期待,體現了詩人高度關心民族和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作者對清政府不註重規劃的哀思。文字多與國計民生有關,表達了改變社會的強烈願望。紀海的《雜詩》充滿象征隱喻,富於想象和奇特,運用各種手法寫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