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鼓樓,位於天津市中心,由北路、東路、南路、西路環繞,形成了今天的西北角、東北角、東南角、西南角。當時在東、西、南、北修建了四座城門和角樓,留下了北門街、南門街、東門街等路段。
這座鼓樓有三層樓高,樓底第壹層是磚砌的方形平臺,底部寬,頂部窄。它有四個拱形門道,穿過東西南北四條街道。在這個平臺上,建了兩層。第壹層是供奉觀音,我們的天堂女士,和關羽嶽飛。在大樓的第二層,有壹個重達300斤的鐵鐘。樓前有壹幅清代天津詩人梅曉舒的木對聯:“高開快登,觀七十二賣帆;誰在繁華中醒來,早晚必聽鐘聲。"
鼓樓大鐘直徑1.4m,高2.3m,重約1.500kg,被譽為天津的“鐘王”。這個鐘是鐵做的,鑄造精細,造型簡單。鐘形主體是浮雕鑄造的,鐘形旋鈕被鑄造成配對的雙支架。壹片片鱗片可以清晰的分辨出雙刺的兩個頭和四只腳,與鐘體相連,另外四只腳互相抓住,弓著身子吼叫。鐘肩覆以蓮瓣,沿鐘身四周分為八個矩形框,上下兩層。鐘的腰部鑄有連續的雲龍和碎花圖案作為裝飾。在喇叭口的八個蓮花花瓣的凹槽中,為每個花瓣鑄造了壹個八卦符號。從鐵鐘下框之間鑄有“周長老會”字樣可以看出,此鐘最早建於宋代年間的長老會,最遲鑄於明末清初,後移至天津樓懸掛。這座大鐘現在放在嘉園回廊的水泥座上。雖然它不會敲門,但它仍然是壹件鑄造精美的藝術品,供人們觀賞和聯想。
重建的鼓樓和新建的商業街都是明清時期的仿古建築。青磚房、青瓦、雕梁畫棟、店鋪林立,是壹道充滿天津傳統文化魅力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