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宮
沈陽故宮又稱後金故宮、盛京故宮。建於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關前修建的宮殿。現已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陽故宮博物院。遼寧的古建築和北京的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座完整的明清宮殿建築。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僅次於北京故宮。沈陽老城區的街道呈井字形,故宮位於井字形街道的中心,占地6萬平方米,古建築114。它繼承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融合了漢、滿、蒙的建築藝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沈陽故宮有著不同於北京故宮的獨特歷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沈陽故宮的大雄寶殿和崇政殿,雁行十王閣,十字炕兜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碩閣,鳳凰塔,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獨樹壹幟。充滿滿族情調的“宮高堂低”的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
2004年7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將中國沈陽故宮作為明清文化遺產的延伸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涪陵
沈陽涪陵又稱東陵,是清朝皇帝努爾哈赤和孝慈高皇後葉赫那拉的陵墓。它位於沈陽東北部的丘陵地區,距市區約18公裏。
1629年(金天聰三年)二月,陵址選在沈陽東部的石嘴頭山,順治八年(1651)基本完成。孝慈的子貢從東京(今遼陽)遷來,與努爾哈赤合葬於此,石嘴山改名天柱山。
1929年,奉天政府將涪陵辟為公園。因為地處城東,所以叫東陵。
東陵是沈陽的名勝古跡之壹,背靠天柱山,前依渾河,正殿蒼松翠柏,淩雲,占地194800平方米,具有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傳統和滿族文化風格。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