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誌願者的詩歌

關於誌願者的詩歌

遠山的呼喚

——獻給青年誌願者

西南千重嶺

雲貴萬座山

連綿起伏的莽莽群山

無始無終無邊無際

就是這些山啊

阻隔了太多太多的聲音

遮住了太多太多的目光

擋住了太多太多的腳步

歲月悠悠

年深月久

山中的日子如同磨盤

周而復始的磨出單調和寂寞

磨出閉塞和愚昧

磨出落後與貧窮

"冊望冊望,

貴州的西藏。"

"麻山瑤山,

亂石旮旯天上幹。"

"黔西大方包谷沙,

威寧畢節苦蕎粑。"

多少辛酸的民謠啊

唱出了大山深處的艱辛和苦澀。

可是,路再遠山再高

也擋不住山裏人對幸福的向往

擋不住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

那搖搖晃晃的木樓教室裏

那破破爛爛的茅草房教室裏

那黑漆漆的山洞教室中

孩子們面黃肌瘦衣衫襤褸

但他們眼睛明亮書聲朗朗

然而在更多的地方

卻是農家孩子讀書難

要麽沒錢讀不起書

或者沒有老師上課

要不就是沒有教室

貧窮像壹根繩子

勒住了山裏人的脖子

捆住了孩子們的雙腳。

大山在呼喚

呼喚真情與關懷

呼喚良知和責任

呼喚愛心和奉獻

***青團的歌聲在飛揚

手、愛心與鴿子的小紅帽在飛揚

"青年誌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的旗幟在飛揚

青春的腳步在大山中飛揚

他們來自深圳、青島、大連和寧波

來自貴州的大城市

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

他們走進大山深處

走進山裏人低矮的茅草房

來到破舊簡陋的教室裏

來到貧瘠荒涼的田間地頭

支教、支醫、支農

他們像蒲公英壹樣隨風播撒

把春天的信息傳達

把希望的種子種下

他們像火柴頭壹樣劃著

點燃愛的星星之火

把大山中的歲月照亮

遵義市壹個叫藤明龍的商人

來到瑤山腹地支教兩年

不僅揮灑心血與汗水

還慷慨解囊

捐獻了5萬多元資助學校和學生

4各失去了父親的失學女童

因為他而重返課堂

因為他父親般的關懷

而稱呼他為"爸爸老師"

當藤明龍站在領獎臺上

手捧"全國十大傑出青年誌願者"的金牌時

他說:我現在最想幹的事

就是把這塊金牌賣掉

再資助壹些失學兒童

藤明龍就是壹根劃燃的火柴

給大山帶來了光明和溫暖

藤明龍就是壹縷春天的陽光

給予大山裏的幼苗

每壹點紅和每壹點綠

更多的火柴劃亮了

更多的春風吹來了

更多的陽光灑進了大山裏

青春與激情在湧動

光榮與夢想在心中

服務西部的大學生誌願者啊

摩肩接踵

步履匆匆

他們來到了冊望

來到了麻山瑤山

來到了畢節大方

走進這千重嶺萬座山

壹個叫徐本禹的大學畢業生

放棄讀公費研究生的機會

來到大方縣的貧困地區支教

他的母校華中農業大學

打破百年慣例

為他保留兩年的研究生入學資格

支持他當壹名誌願者老師

於是 陽光灑進了狗吊巖小學的山洞教室裏

孩子們清脆的讀書聲

從漆黑的山洞裏傳出

穿越雜亂的巖石

回蕩在群山之間

於是 陽光灑進了大水鄉小學的籬笆墻教室裏

孩子們聽懂了普通話

學會了唱國歌

知道了什麽是祖國

他們深情的朗讀:

"春天來了,

草木發芽,

春雨沙沙......"

徐本禹曾是壹個大山中的獨行者

白天舌耕於破爛的講臺

夜晚筆耕於昏暗的煤油燈下

孤獨和寂寞是他最好的朋友

當《西部鄉村小學和壹個支教者》的帖子

出現在網上以後

眾多的腳步追隨而來

眾多的目光追尋到此

壹所嶄新的希望小學

也悄然出現在大山腳下

成為青年誌願者永恒的豐碑

徐本禹感動了沈默千年的大山

感動了貴州

感動了2004年的中國

他以樸素而高大的形象

詮釋了壹個人對群體的關愛

對社會的責任

對國家的忠誠

對整個人類的樸素情懷

那就是:

愛心為本

感念蒼生

我們的時代並不缺少偶像和英雄

缺少的事偶像和英雄的標準

我們的生活並不缺乏色彩

缺乏的是壹種真實的存在

和壹種生命的價值

缺少的是有力地握手

持久的微笑

和永遠的感動

若問世上什麽最美

夏花之爛漫

秋葉之靜美

若問世間什麽最香

送人玫瑰

留手余香

若問人間什麽最快樂

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青年誌願者在行動

青春在高原閃光

激情在大山裏燃燒

夢想在希望的土地上實現

大山張開熱情的雙臂

敞開寬闊的胸懷

昂起沈睡千年的頭顱

深情呼喚——

呼喚真情與關懷

呼喚良知與責任

呼喚愛心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