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古詩的意義

古詩的意義

蟬的詩意是蟬垂下像帽纓壹樣的觸角吮吸清甜的露珠,聲音來自梧桐樹挺拔的枝頭。蟬傳播得遠,是因為它們生活在高大的樹上,而不是靠秋風。作者是余士南。

原文如下:

余世南

蟬像帽子上的流蘇壹樣低垂,觸角吮吸著清澈的甘露,聲音從直直的舒朗樹的枝椏間傳播開來。

蟬離蟬遠是因為蟬在高樹上,不靠秋風。

註意事項:

1,下垂: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部分,也指蟬下巴上類似帽帶的窄口。

2、清露:純露。古人認為蟬是靠喝露水為生的,其實它們吸的是植物的汁液。

3.行聲:指蟬鳴叫的連續聲。

4.憑德:憑德。

贊賞:

這首寓意物的小詩,是唐代最早詠蟬的詩,為後人所推崇。表面上看,第壹句“垂下飲清露”,講的是蟬的形態和食性。其實就是用對比的方法來暗示自己的顯赫地位和清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