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33110.html?wtp=tt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媯姓,即為古帝王虞舜之後。相傳上古五帝之壹的舜是顓頊的後代,因生在姚墟(今山東菏澤東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媯汭河(今山東永濟南),所以後代又有媯姓。以媯為姓的後裔中有被周武王滅商後封為陳侯(建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的陳胡滿,陳胡公媯滿的11世孫有個叫諸的,字伯爰,其孫濤塗,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爰氏,春秋時世襲陳國上卿。由於當時"爰"字和"袁、轅、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後來的子孫就分別以這6個字為姓。正如《袁樞年譜》所雲"壹姓有六字五族之異"。據《通誌.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袁"亦作"轅"、"爰"。陳胡公之裔。十八世孫莊伯生諸,字伯爰。伯爰之孫濤塗,以王父字為氏,稱"爰濤塗"。亦作袁濤塗。世代為陳上卿。其後有"袁"氏。史稱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與陳郡袁氏。陳郡袁氏從周朝就已世居我國北方,從魏晉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經南遷,出自陳郡、汝南兩望族後裔早已散居江南許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許多顯赫名人已出現在江南地區。明、清之際,袁姓已遍及全國。
2、出自軒轅黃帝,軒轅以土德得天下。軒轅氏,又稱玄袁氏,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車轅,駕車周流天下,故而稱軒轅氏。其居住地又因黃帝軒轅氏而命名軒轅之丘,軒轅氏起兵革炎帝,以車帳相結為營,因是軒轅氏發明,世稱"行轅"。軒轅氏初都有熊之墟(鄭州或開封),所居之地,有以轅為名之邑,後稱為袁邑。上古時"爰"字和"袁、轅、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軒轅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當天子,號黃帝。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袁。後衍遷河北,這就是河北袁氏。
3、出自少數民族。據《魏書·高車傳》雲:"高車,蓋古赤狄之種,初號為狄歷,北方以為敕勒,諸夏以為高車丁零,其語略與匈奴同而有小異,其種有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無都統大帥,當種各有君長,為性粗猛,黨類同心,至於寇難,翕然相依,鬥無行陣,頭別沖突,乍出乍入,不能堅戰,其俗蹲踞褻黷,無所忌避,婚姻用牛馬納聘以為榮。俗無俗,不作酒,迎婦之日,男女相將,持馬酪熟肉節解,主人延賓,亦無行位,穹廬前叢坐,飲宴終日,復留其宿,明白將婦歸。頗諱娶寡婦而優憐之,其畜產自有記識,雖闌縱在野,終無妄取。俗不清潔,喜致雷震。其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屍其中,張臂引弓,佩刀挾槊,無異於生,而露坎不掩,其遷徙隨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產,盡與蠕蠕同,唯車輪高大,幅數至多。"高車之種有六:狄氏、袁(韋)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又有十二姓:壹曰泣伏利氏,二曰吐盧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連氏,五曰窟賀氏,六曰達薄氏,七曰阿侖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羅氏,十壹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見《北史·高車傳》。)六種之袁紇氏,袁韋形近,韋回同音,實乃回紇部族。《唐書·回紇傳》雲:"回紇,其先匈奴之裔,在後魏時號鐵勒部落,依托高車,臣屬突厥,近謂為特勒,自突厥有國,東西征討,皆資其用,以制北荒。"此回紇,即高車六種之袁紇氏。在以回紇為本核心的漠北十五部大聯盟,其中就有蒙古土默特的先族和圖瓦***和國的先民。唐謂之"都播"或"都波",《蒙古秘史》寫作"禿馬敦"、"禿巴思",《元史》寫作"吐麻"、"禿馬"。第十壹姓乞袁氏,實即成吉思汗之始祖"乞顏氏",或稱"乞引氏"。袁、顏、引,大致同音,是史官按自己的方言所註音。乞袁氏與"元朝"中的"元"是壹定根據的,其後裔自謂出自蒙古族王公顯貴乞袁氏家族,隨後人以袁為姓。
編輯本段遷徙分布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發祥地河南發展繁衍,其發展中心為陳郡,尤其是汝南。秦漢時期袁氏以向外地播遷。由於戰亂、官職調遷等原因,陳郡袁氏與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許多支脈,如袁幹的後裔有壹支徙居彭城(今江蘇徐州),還有壹支徙居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袁紹的後裔有壹支徙居東陵東光(今屬河北);袁術的子孫分散於江、淮間,有壹支居住在襄陽;袁渙的後裔有壹支徙居京兆(今陜西西安),又有壹支徙居華陰。
南宋有史學家袁樞為建安人(今福建建甌),說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據《袁氏族譜》記載,袁安第38世孫袁誌君因任廣東布政使,自江西信豐遷至廣東東莞溫塘茶園定居,為廣東袁氏開基始祖,其後裔分居興寧、梅縣、惠陽等地。閩、粵袁氏於清代開始陸續有人移居臺灣,有的又進而徙居新加坡、印尼及其他國家。
1、郡望
陳 郡:秦置陳郡,治所在陳縣(今河南省淮陽)。西漢淮陽國,東漢陳國,獻帝時改陳郡,均治陳縣(今淮陽)。隋唐為陳州淮陽郡。此之袁氏為淘塗裔孫直系地望。
汝南郡:漢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屬河南省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此之袁氏為陳郡袁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袁安。
河南郡: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今河南省洛陽)。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彭城郡:指今江蘇徐州。傳堯封彭祖於此,為大彭氏國。秦置彭城縣。西漢後期壹度以楚國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蘇省徐州)。東漢建彭城國。以後或為彭城郡,或為徐州,均治彭城。彭城縣於元初撤銷,並入州治。此之袁氏出自陳郡,為袁生之後。
東光縣:西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以秦時胡蘇等地置東光縣,治所在今河北東光。
京兆郡: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為三輔。魏改建京尹郡,“尹”為太守。唐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治所在長安(今陜西省西安)。金元在陜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民國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國民黨政府成立時廢。
華陰縣:本春秋時晉地。漢高帝八年置華陰縣,以在華山之北,故名。治所在今陜西省華陰縣。
太原郡: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並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後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濮陽郡:濮陽古為帝丘;春秋衛數遷至此。地在今河南省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漢魏為東郡治所。晉建濮陽國,改濮陽郡,均治古濮陽。北魏移濮陽郡治所於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梁晉夾河苦戰,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後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這壹帶是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陳留郡:秦時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開封東南陳留城。歷代均置。1957年並入開封縣。又西漢陳留郡,治陳留縣。北魏時治浚儀,隋唐為汴州陳留郡。
襄陽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襄陽(在今湖北省襄樊)。隋唐為襄州襄陽郡。宋為襄陽府。元改路。明清仍為府。民國廢府。此之袁氏出自汝南郡,為袁術之後。
宜春縣:隋置袁州,治宜春(今屬江西,漢即名宜春,晉為宜陽,隋恢復原名)。元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國廢府。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縣。
2、堂號
臥雪堂:東漢袁安沒作官的時候,客居洛陽,很有賢名。壹年冬天,洛陽令冒雪去訪他。他院子裏的雪很深,洛陽令叫隨從掃出壹條路才進到袁安屋裏。袁安正凍得蜷縮在床上發抖。洛陽令問:“妳為什麽不求親戚幫助壹下?”袁安說:“大家都沒好日子過,大雪天我怎麽好去打擾人家?”洛陽令佩服他的賢德,舉他為孝廉。這就是“臥雪堂”的由來。
守正堂:袁安為人嚴謹,後來作了楚郡太守。當時楚王謀反,株連了數千人。袁安處理這個案子時,審清問明,釋放了4000多人。後來外戚竇氏擅權,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
此外,袁姓堂號還有:“陳郡堂”、“汝南堂”、“彭城堂”、“陳留堂”、“懷楚堂”、“維則堂”、“介禳堂”、“介江堂”、“介祉堂”等。
宗族特征
1、在漢晉南北朝時期,代有才人出,風光貴顯千余年,為世人所敬仰。
2、字行輩份嚴謹有序。如江蘇丹徒袁姓壹支字行輩份排語為:“恭寬信敏惠,仁義乃賢師,忠孝承家學,道德培福基。”
編輯本段袁姓宗祠通用對聯
〖袁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揚風惠政;
臥雪清操。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疏陳五弊;
曲列三絕。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書藏萬卷;
筆掃千軍。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忠臣孝子;
四世三公。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倚馬才高。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袁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撫射銜道義;
接武在文章。
——康有為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袁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到處自開詩世界;
無人不拜老神仙。
——黃之紀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黃初詞賦空千古;
白下江山送六朝。
——孫子瀟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明德自有達人後;
忠臣心求孝子門。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才捷當庭賦銅鼓;
節高臥雪對梅花。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袁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叱逆懷忠,誰出其右;
負圖衛主,重義予生。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隋主宮人,司花美眷;
隨園女弟,小草樓居。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
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袁崇煥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政得民心,後刺史稱前刺史;
春交郎手,小登科兆大登科。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聯
水東追祖源,姓字嘗開傳帝後;
埭南立門戶,農桑自可樂田園。
——袁家雲撰袁姓宗祠通用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