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經過課堂實踐後,總會有很多發現和缺陷,需要教學反思,進行總結和改進。教學反思怎麽寫?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壹)新課程、新理念正逐步走進校園,走進師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人在教學《再見了,親人》壹文,采用的是情感教學。啟發學生想象,在頭腦中再現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們如臨其境,如見其人。
《再見了,親人》字裏行間,始終洋溢著贊美、感激的情感,表現了“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這壹國際主義精神的主題。如何憑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呢?嘗試如下:
壹、整體入手,感知情感
教學伊始,讓學生通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後,引出問題,使之感知情感。
1、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質疑:‘親人’指誰?是誰的‘親人’?誌願軍為什麽稱朝人民為親人?題目中的‘再’字怎麽理解?……使學生了解“親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類的朝人民。誌願軍所以稱她們為親人,是因為中朝人民在***同的戰鬥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題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見中的“最後壹次”,含有壹種何日復相聚的惜別之情。從而使學生感知情感的傾向。
2、從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寫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讓學生知道文章通過“送打糕”、“救傷員”、“救偵察員”、“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來贊揚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情誼。讓學生在感知材料的過程中,感知情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情感流向。
“註重情感體驗”是《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的總目標之壹。閱讀是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過程,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過程。
二、細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個故事組成。作者選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來表現主題。由於課文的前三段的結構與表現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學中我對第壹段做了詳細的講解與指導。設計“誌願軍戰士與大娘話別時追述了哪幾件事?表現了什麽樣的感情”等問題,讓學生了解誌願軍與大娘告別時,追述了三件事:壹是大娘已經幾夜沒合眼,給誌願軍洗補衣服;二是在壹次阻擊戰中,冒著炮火給誌願軍送打糕,回去時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敵機轟炸時,為了救護在家裏休養的誌願軍傷員,失去了唯壹的小孫孫。這樣寫的目的在於體現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表現了這種感情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接著,讓學生自學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二、三意義段,使之具體體會小金花對敵人的仇恨和對誌願軍的深情,以及大嫂為了給誌願軍挖野菜而致殘,付出了多麽高的代價,從而受到朝人民對誌願軍的深厚情感。
教師應該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不應該以標準化解讀去規範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應該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能培養人雲亦雲的聽眾。
三、品味詞句,體會情感
教學時,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好好品析,讓學生體會情感。
課文在追溯那難忘的往事時,出現了好些“血”,“淚”的詞語,比如:“失去了唯壹的親人”,“失去媽媽”,“失去雙腿”中的三個“失去”,充分說明了朝人民為了中國人民誌願軍獻出了自己的壹切,乃至親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說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歸於盡”體現了小金花的媽媽痛恨敵人、熱愛誌願軍的感情;“噩耗”反襯小金花的剛強;“倒在血泊裏”、“代價”說明朝人民為誌願軍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通過琢磨詞句,讓學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學生“內心體驗”。讓他們深深體會到朝人民對誌願軍戰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親人卻似親人的感情。
教師應成為學生閱讀的導師、課堂閱讀的組織者、促進者,而不是居高臨下控制信息的專制的權威。教師應該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他們掌握閱讀的方法,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閱讀”、“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
四、設計引讀,抒發情感
學生在領悟情感的同時,必然會激起表達感情、抒發情感的欲望。此時,我設計引讀,更好地讓學生抒發情感。比如第四段,可按火車“啟動”、“徐徐開出”、“飛馳而去”三個過程設計引讀。像最後壹個過程――列車“飛馳而去”,就是這樣設計引讀的:
“戰士們深深地依戀朝的山、朝的水,更依戀朝的親人們!然而無情的火車卻風馳電掣般向前駛去。戰士們趕緊把頭探出窗外,只見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佇立在窗外,不停地揮手告別。此時此刻,戰士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模糊了雙眼,要想對朝親人再說上幾句離別話,然而距離遙遠,戰士們只能默默地在心頭呼喊――”
此時,學生們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後的話語:“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和妳們在壹起。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二)《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感情真摯,語言凝煉,句式參差多樣,篇幅較長,是壹篇訓練學生語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訓練學生朗讀的好教材。如何根據教材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和諧發展,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呢?我的做法是:
1、這篇文章蘊含著豐富而偉大的情感因素,在教學中,我首先找到文本生命與學生生命的契合點——“親人”這個主話題,步步深入。“親人”指的是誰?朝人民是什麽樣的親人?“親人”僅僅指朝人民嗎?如層層剝筍般探尋文本的內涵。其間,運用反復誦讀、情境渲染、想象體驗等教學手法,引領學生投身其中,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透過語言文字感悟文字背後的情味和意蘊,師生在情緒場中國***產黨同受到了壹次刻骨銘心的精神洗禮。
2、註重體現字、詞、句、篇的訓練。本課教學對字詞句的理解我不是議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讓學生從字面去理解,並說出比喻意,然後再聯系上下文去理解這個詞。“雪”指困難,誰遇到了困難?遇到了怎樣的困難?“炭”本文指什麽?“送”大娘是怎樣送的?通過理解這個詞,使學生理解了整段內容。對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課文的重點句子讓學生改變說法,並把改好的句子與原句進行比較,體會句子在文中的含義、作用,並通過理解重點句子而牽壹發動全身,使學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義。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三)我把“親人”這個題眼放到課前談話裏完成。不但節省了課堂時間,還進行了詩歌和美詞的積累。各位老師還指出我在品讀大娘的兩個故事時,問題有些繞,應該精簡,還要有層次性。於是在教學第壹個故事“送大糕”時,我就重點指導“雪中送炭”。先理解詞義,再談談生活中雪中送炭的事,再體會大娘“冒死”送打糕,最後說說大娘送的僅僅還是打糕嗎?還是什麽?在教學第二個故事“失孫孫”時重點指導“唯壹”。同樣也是先理解詞義;然後創設情境,在敵機來襲時,大娘可能會怎麽想;再追問“關鍵時刻時間就是生命,大娘當時來得及這麽想嗎”,揪出“丟和背”這兩個詞來豐富“唯壹”的內涵。
再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當大娘回去救小孫孫時,她看到的卻是壹片廢墟。我們可以想象,大娘當時會有什麽樣的表現?對於這個環節,我原本是想讓學生學學大娘,哭著呼喊自己的小孫孫,但是幾次試教下來,換來的都是哄堂大笑。所以就幹脆不要了,只是引導學生說說“痛哭流涕、痛哭失聲、悲痛欲絕……”
對於第四個環節“舉壹反三,自學2段”,原本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對“勸慰——回憶——抒情”加深印象,為下面的練筆做鋪墊。但在實際教學中,顯得這個環節很蒼白無力,使得整個教學設計顯得更適合“略讀課文”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