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楨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在氣候學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將中國古代氣候變化的時期劃分為考古期、物候期和地方誌期,這對我們了解中國古代氣候變化的歷史和特點具有重要意義。
考古期是竺可楨先生劃分的中國第壹個古氣候變化時期。這個時期主要是指中國古代的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這壹時期中國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農業發展。考古學家通過對古代遺址的挖掘和研究,發現了壹些關於氣候變化的線索。
比如仰韶文化時期,人們就開始種植水稻,說明當時的氣候條件適合水稻生長。但龍山文化時期,水稻種植面積明顯減少,可能與氣候變化有關。
物候期是竺可楨先生劃分的中國古代氣候變化的第二個時期。物候學是指植物生長發育、動物遷徙等生物現象與氣候的關系。這壹時期中國古代的氣候變化主要通過物候的變化來體現。
例如,中國古代的農民根據物候變化安排他們的耕作活動,如播種和收獲。竺可楨先生通過對古代文獻的研究,發現了壹些有關物候變化的記載。比如《詩經》中有壹句詩“春雨驚春,蟄天”,說明春天來得比較早,當時氣候比較暖和。
而到了唐代,杜甫在《望春》中寫道“雖國破,山河長存,草木春復綠”,說明春天來的比較晚,氣候比較冷。
地方誌時期是竺可楨先生劃分的中國古代氣候變化的第三個時期。地方誌是指地方誌,是中國古代地理誌的壹種。這壹時期,中國古代的氣候變化主要通過地方誌的記載來反映。竺可楨先生通過對地方誌的研究,發現了壹些氣候變化的線索。
比如明朝的《江南誌》就記載了江南的氣候特點,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這說明明代江南地區的氣候變化與現在的氣候特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