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同性之間的相惜相戀,也有蕩氣回腸的傳說。但總歸沒有異性之間的愛戀令人憧憬,體現生命的蓬勃與美好。
所以,以下表述盡是關於異性之戀。
最早認識《越人歌》,是在馮小剛的電影《夜宴》上,周公子飾演青女,她無望地愛著太子無鸞,甘願為無鸞付出壹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青女涉世未深,純凈如水,因情而生,為愛而死,她無限寂寞又心存希望。飲過毒酒之後邊歌邊舞,“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歌聲如泣如訴,充滿渴望與寂寞,令人愴然淚下。
雖然只是配角,但周公子的演繹給單戀做了最好的詮釋。馮小剛也曾表示,青女這個角色是整個影片的呼吸。
但未來太子妃青女的愛情,註定是求而不得的。
因為太子是無鸞。
傳說,世上有壹種鳥,叫青鸞,是為愛情而生的鳥,它們壹生都在尋找,另壹只青鸞。
它有世上最美妙的聲音,但是它們只為愛情歌唱。
所以,青鸞也被用來引申為愛情。
可是,無鸞,就是沒有愛情。
至死,無鸞對她未曾動情。
電視劇《花千骨》裏,花千骨暗戀師父白子畫,於是將此詩寫於詩帕之上,她只寫了壹句“山有木兮木有枝”,等待師父讀到,然後接出下壹句,就會明了自己的心意。
與此詩相似的詩句有很多,列舉幾首。
只緣感君壹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樂府《古相思曲》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白居易《浪淘沙》
前塵往事斷腸詩,儂為君癡君不知。——蘇軾《無題》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劉禹錫《楊枝詞》
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李之儀《蔔算子》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壹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王實甫《鳳求凰·琴歌 》
基本上都是關於暗戀的,隱秘、苦澀、無法言說。
這種隱忍的情感打動了很多人,傳頌到如今。
關於《越人歌》,當代詩人、散文家席慕蓉也曾以詩歌進行了詮釋和續詩。壹個沒有結局的愛情故事,可能更符合大眾的想象。
原詩很長,這裏只選後半部分。
在黑暗的河流上(節選)
席慕蓉
我於是撲向烈火
撲向命運在暗處布下的誘惑
用我清越的歌 用我真摯的詩
用壹個自小溫順羞怯的女子
壹生中所能
為妳準備的極致
在傳說裏他們喜歡加上美滿的結局
只有我才知道 隔著霧濕的蘆葦
我是怎樣目送著妳漸漸遠去
當燈火逐盞熄滅 歌聲停歇
在黑暗的河流上被妳所遺落了的壹切
終於 只能成為
星空下被多少人靜靜傳誦著的
妳的昔日 我的昨夜
說起來,王菲的《傳奇》也是這個意思: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妳壹眼,再也沒能忘掉妳容顏,夢想著偶然能有壹天再相見,從此我開始孤單思念……
眾生皆苦。
暗戀是苦苦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