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赤壁送別歌賞析

赤壁送別歌賞析

這首詩的前四句是關於赤壁之戰,突出了周瑜的事跡;最後四句是告別的時候感受到的。希望朋友們經常來信報喜。全詩藝術地統壹了歌詠赤壁和送別友人兩個內容,突出了前者。作品風格大氣磅礴,蘊含著作者救世救民的思想感情。

從這首詩的題目可以看出,詩人的創作意圖是將詠懷赤壁和送別友人兩個內容藝術地統壹起來,突出前者。

全詩共八句,前四句是關於赤壁之戰的事跡,後四句是離別之情,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段落。令人驚訝的是,李白在上半場只用了四句話就圓滿完成了詠史的任務。

“雙龍大戰,赤壁樓掃地。”赤壁之戰,曹操動用大量兵力,深入吳棟境內,壹心要與周瑜“戰鬥”,為雌雄“戰鬥”。周瑜雖然處於劣勢,卻能夠化劣勢為優勢,以火取勝,曹操最終也只是全軍潰敗。以上內容在這兩首詩中得到了藝術化的表達。

最後壹句用的是《周易》“龍族鬥野”的典故。“二龍之戰”是魏、吳相持不下的象征。接下來的壹句話,用突如其來的壹筆,直接寫出了赤壁之戰曹操水師失敗的結局。“樓船掃空”這個詞挺妙的。曹駿的船只聚集在江面上,形成壹個巨大的水陣地,自稱堅如金城。沒想到,這片“土地”瞬間被壹掃而空。詩人說他是在“陸地”上安營紮寨,而不是在水上造船,這既是曹操水師在吳徹底覆滅的真實寫照,也是對他吞並東吳土地夢想的含蓄諷刺。

“火照雲海,周瑜斷曹公於此。”前面的詩人用“樓掃樓”這四個字預言了戰爭的結束。這兩句話具體交代了這個結局的起因。但“火”這個詞,不僅僅是對“樓船掃地”原因的解釋,更重要的是對古戰場上火燒天、沸水蒸雲、壹片火海景象的真實寫照。

前壹句的“張”“趙”兩個字,大大誇大了吳軍的攻勢。詩人顛倒了因果關系,既起了主導作用,又表現了詩人對勝券在握的輝煌成就的深切贊賞。赤壁之戰的勝敗,當然是吳芳使用火攻造成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取決於兩軍指揮官的戰略戰術水平。詩人用威嚴的筆指出:善於決戰的周瑜,就這樣悠閑地在赤壁山腳下擊破曹操的幾十萬大軍。這句話雖然加入了討論的成分,但周瑜的儒者風範樸實自然。

後半部分的告別是以詠史為基礎的。雖然字數等於前半部分,但實際上等於前半部分的附庸。“當妳去滄江看那碧亮”,這位朋友離開他,看那清綠的江波,難免會有南浦送別的傷感。但是,古戰場上那場“二龍鬥”的“余孽”依然留在我的腦海裏。"鯨魚和蠑螈會突然留下蹤跡."“鯨鯰”是《左傳》中典故引起的聯想。“鯨”是壹個“大魚名”,用來形容“吞噬小國”的“不義之人”。“突兀”的意思和違反是壹樣的。在這裏,李白是比喻曹操依仗權勢,想要吞並東吳。李白在送別詩中,並沒有把詠史的情感線索完全割裂開來。

但詩人馬上回到現實,“壹書壹報故人”,希望他的朋友們走後能經常寫信報喜。這個朋友壹定是個有野心的人物。於是詩人在最後寫道:“我要堅強。”詩人可以從朋友那裏獲得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極大地強化自己的“心”勇氣和精神。

李白早年就有“立大誌”、“動天下之區域”(戴壽山答孟少府的調令文書)的政治抱負,這首詩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盛年時救世救民的思想感情。這首詩把詠史和送別結合起來,突出前者,就是這個道理。

這首詩在形式上類似於壹種“初唐短歌”。但是,它不同於王波,它避免使用法律,把優美平和的語調變成慷慨威嚴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