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60年代,芬蘭的詩歌、散文受到西方的影響,出現了現代派,在抒情詩方面尤為突出。其代表人物為帕沃·哈維科(1931—)。現代派在散文中影響不大,許多作家仍舊用現實主義方法進行創作。如萬伊諾·林納的三部曲《在北極星下》,以壹小村莊為背景,描述芬蘭歷史上各個階層對各種社會變革的態度,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現實主義作家林塔拉在60年代創作了不少反映芬蘭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小說,如《我的祖母與元帥》(1960—1962)、《偵察中尉》。作家維約·梅裏(1928—)的小說《壹九壹八年的事件》(1960)、《形勢》(1962)和《壹個晚上的故事》(1967)都反映了芬蘭近代史上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電工出身的薩拉瑪(1936—)是60年代才華橫溢的青年作家,以暴露社會陰暗面著稱,小說《壹個平凡的故事》(1961)、《仲夏節的舞會》(1964)都較受讀者的歡迎。他在1972年發表的描寫壹個地下***產黨員的小說《有所為必有所聞》獲得1975年北歐理事會文學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