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懷遠是古詩中壹個常見主題,將登高與文學聯系起來,始於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登高則可望遠,望遠而致深思。古往今來,文人政客就喜歡登高望遠,抒發他們郁結於胸中的縷縷幽思,或是遊子思鄉,或是淩雲壯誌,或是文人悲歌......
? 閱讀“登高”組詩,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體會蘊含的深沈情感。
? 登高組詩選擇“三帶三”模式。
? 第壹個“三”,是第20課三首古詩: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杜甫《望嶽》、王安石《登飛來峰》。在這三首詩裏,我們了解“登高”行為意象,理解詩人登高所抒發的情感。這三首詩的指導步驟:第壹、讀詩,讀出它們體裁的不同;第二、查詩,查它們的寫作背景;第三、品詩,品登高所望、所想。
? 第二個“三”,指三首課外登高主題的詩,分別是: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嶽陽樓》、杜甫的《登嶽陽樓》、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次群詩重點整合前三首詩歌,附加後三首來補充。從作者生活年代看,有唐有宋。初唐詩人陳子昂;盛唐詩人王維,有經歷安史之亂的杜甫和李白,還有宋代的詩人王安石。他們有浪漫主義詩人代表,有現實主義詩人代表,還有田園詩人代表。從體裁上看,有古體詩,有近體詩,有律詩、有絕句。
? 總之,通過這次群詩教學,希望同學們能認識“登高懷遠”的文化現象,能夠賞析此類詩歌,能夠領悟文人政客的深沈感情。
教學過程:
壹、導入:
? “登高懷遠”是我們古詩中常見的主題,請同學們回憶壹下,我們學過哪些關於登高的詩歌?我們壹起來背誦壹下吧。( 同學們背誦)
? 今天我們這堂課去探討壹下這類詩歌有什麽特點?比如詩人為什麽要登高?選擇哪些地方登高?登高望見了什麽?抒發了什麽情感?以什麽樣的方式來抒情?
二、讀詩,辨體裁
1.請大家齊讀《登幽州臺歌》、《望嶽》、《登飛來峰》,這三首詩歌的體裁是什麽?
①生讀;
②辨體裁:《登幽州臺歌》是古體詩;《望嶽》和《登飛來峰》是近體詩,前者是律詩,後者是絕句。
③復習:律詩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中間兩聯必須押韻,首尾可押可不押。
2.再讀群詩三首,辨別體裁。
明確:《與夏十二登嶽陽樓》律詩、《登嶽陽樓》律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絕句。
? 三、查詩,查背景,查作者。
1.閱讀課本上右邊的註釋和《初中文言文》的相關資料。
2.學生展示,說背景,說作者。
3.教師補充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初唐詩人、文學家。24歲舉進士,輕財好施,慷慨任俠,以上書論政得武則天賞識,後因“逆黨”反對武後而株連下獄,在26歲和36歲時兩次從軍邊塞。此詩寫於696年(當時35歲),武則天當政時期,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陳子昂任右拾遺參謀軍事。武攸宜缺乏將略,軍事失利,陳子昂屢次進言不被采納,被貶為軍曹。陳子昂苦悶憂憤,登上戰國時期燕昭王為招納賢士而建立的幽州臺,於是有感而發,寫下這首《登幽州臺歌》。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鞏縣(今河南鞏縣)人。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為“詩聖”。他的詩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面貌,因此被稱為“詩史”。其代表作品《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此詩寫於736年(當時詩人24歲),杜甫在齊、趙漫遊的時候寫下的詩。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壹。此詩寫於1047年,詩人當時26歲,1042年高中進士。
四、品詩,品登高所望、所感。
(壹)賞析《登幽州臺歌》
1.讀《登幽州臺歌》,想想用什麽樣的節奏和什麽樣的聲調來誦讀?大家試讀壹下。
2、生讀,揣摩體會。
明確:舒緩的節奏,悲愴的聲調。
3、陳子昂在什麽地方登高?
明確:幽州臺
補充:幽州臺的典故。戰國燕昭王為招賢納士而建的。詩人雖在幽州臺,但是燕昭王這樣的明君可遇不可求,吊古傷今,引發詩人無限的感慨。
4、用舒緩的節奏和悲愴的聲調再次誦讀,想想陳子昂等幽州臺,“望”見了什麽?
明確:古人,來者,悠悠天地。
“古人”:指古代禮賢下士的仙君;
“來者”:指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
“悠悠天地”:遼闊、清遠、廣漠
5、詩人登幽州臺,引起了怎樣的遐思?
詩人心中理想的“古人”和“來者”,皆不見,登高遠眺,見到的只有廣闊天地,古往今來,亙古如斯,時空的浩瀚與人生之須臾,兩相對照,想起自己不遇明主、懷才不遇的處境,不禁悲從中來,熱淚飛灑。
詩情:登幽州臺,詩人吊古傷今,借天地時空的廣闊,感嘆人生的短暫,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孤獨悲憤之情。
小結:人生苦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該當登高遣悲懷。
(二)賞析《望嶽》
1.詩人年輕時候,意氣風發,漫遊天下,待時而飛,當他來到齊魯大地,望見五嶽之首——泰山,詩人又抒發了怎樣的豪情?
壹讀詩歌,體會詩情。
2.二讀詩歌,登高望嶽,望了什麽?
首聯:遠眺泰山。
運用設問和誇張,描寫了泰山地域之廣,表現了泰山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突出了泰山的綿延、高大的特點。
頷聯:近望泰山。(靜)
上句通過擬人手法,表現泰山的神奇秀美,用的是虛筆。
下句用誇張的手法,突出泰山的高聳入雲,是實寫。
頸聯:細望泰山。(動)
抓住“雲”和“鳥”細筆描繪,表現了心胸的震蕩和眼界的開闊,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尾聯:登臨絕頂,眾山皆小。
登高望嶽,望見了泰山的巍峨綿延、神奇秀美。
3、三讀詩歌,登高望嶽,詩人抒什麽情?
明確:會當臨絕頂,壹覽眾山小。(本詩主旨句)
品析:站得高,確實看得遠。化用“等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
深刻含義:表現了詩人登臨泰山頂峰的決心和堅毅豪邁的氣概,抒發了詩人奮發向上、勇攀高峰的淩雲壯誌。
小結:年少有為,意氣風發,該當登高寄豪情。
(三)賞析《登飛來峰》
1、壹讀詩歌,體會詩情。
2、二讀詩歌,登飛來峰。飛來峰上所見有哪些?
明確:千尋塔,冉冉升起的太陽。
意象特點:高、新、代表希望。
此時王安石高中進士,年少有為,意氣風發。見此情境,有所感。
3、三讀詩歌,體會所感。
明確: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賞析:“浮雲”,比喻奸佞小人。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信心。
哲理:人不能害怕眼前的困難,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小結:才高誌大,胸懷天下者,定當登高望遠寄壯誌。
(四)、統整詩歌
? “登高”,是壹種行為,意蘊深厚,且稱之為“行為意象”。詩人就通過登高這壹行為意象來抒發自己胸中之塊壘。
五、接下來我們再去看看幾首登高懷遠的作品。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 登嶽陽樓
唐.李白 唐.杜甫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最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1.登同樣的地方,不同的人看見的,想到的都不壹樣。讀詩,想想杜甫李白登嶽陽樓看見了什麽,想到了什麽?
⑴分析:李白(701-762)詩寫於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遊洞庭時登嶽陽樓而作。當時詩人58歲,
首聯:登上嶽陽樓,洞庭之景盡收眼底。遠山,蒼翠巍峨;洞庭,浩渺無垠。頷聯:登樓仰觀天宇。鴻雁南飛,帶去憂愁;日升東山,萬物有情。頸聯:極言樓高。“連”、“接”二字,以誇張筆法表現宴酣之樂,突出愉悅心情。尾聯:寫宴酣之樂。醉酒之後翩翩起舞。
小結:時來運轉,也要登高望遠,表達詩人流放獲釋後的喜悅心情。
⑵分析:杜甫(712-770),此詩寫於768年,詩人離開重慶來到嶽陽,登上向往已久的嶽陽樓。此時詩人距生命結束僅有兩年,處境艱難,淒苦不堪,年老體衰,憑軒遠眺,面多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感慨萬千。
首聯:首先敘事今昔對照。慕名已久的嶽陽樓終於得見,難免喜悅。
頷聯:寫洞庭壯闊之景。
頸聯:寫自己處境。壹生政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
尾聯:心系邊防,心憂天下。
小結:縱然壹生淒風苦雨,好男兒登高望遠,不忘心憂天下。
2.樂觀派詩人登高遠望寄喜悅;現實派詩人登高寄家國情懷。與世無爭的田園詩人王維登高寄鄉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1、寫作背景。此詞寫於王維十七歲時,詩人正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東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故稱家鄉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是重陽節,有登高辟邪、頭插茱萸(壹種有香氣的植物)的習俗。
2.分析:
壹二句:客觀敘事,逢佳節,思親人。
三四句:直接抒情,插茱萸,少壹人。他們會想我的。
小結:飄零他鄉,登高望遠思親人。
? 古往今來,仁人誌士,才子政客,他們滿腹的愁怨,壹腔的豪情,都拋撒在華夏大地的名山古跡中。
年少時,登高抒豪情;
年老時,登高遣悲懷。
文人登高,抒發懷才不遇之悲歌;
政客登高,抒發淩雲之壯誌。
遊子登高,可以抒發羈旅之鄉情。
試問人生,何以解憂?
答曰:唯有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