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無正》是壹首怨刺詩。
浩浩昊 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國。旻 天疾威,弗慮弗圖。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無罪,淪胥以鋪。
浩浩 :廣大的樣子。
昊 天 :皇天。
駿 :長,美。
降喪饑饉 :上天降下了死亡和饑荒。
斬伐 :殘害。
四國 :四方諸侯之國。
疾威 :暴虐。
慮、圖 :考慮、謀劃。
既 :盡。
伏 :隱匿、隱藏。
辜 :罪。
舍 :舍棄。
淪胥 :沈沒、陷入。
鋪 :同“痡”,病苦。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詩歌總集,是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詩經》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國風》是按國別編排,《雅》《頌》則以十篇為壹組,以每組篇首的篇名為組名。
如《小雅》從《鹿鳴》到《魚麗》十篇,就稱為《鹿鳴之什》(伍、什是中國古代的計數單位, “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詩)。《大雅》從《文王》到《文王有聲》十篇,就稱之為《文王之什》。《周頌》從《清廟》到《思文》十篇,就稱為《清廟之什》。十篇以上帶有零數的詩篇,不另立篇什,就編排在最後壹組篇什內。
《小雅》***有七十四篇,其中部分詩歌與《國風》類似,最突出的,是關於戰爭和勞役的作品。
《節南山之什》:節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無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