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體驗作品的優美意境,學習以問答形式朗誦詩歌。
2、借助圖標,肢體表演感知風的特征,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圖標,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壹、喚醒已有經驗,初步感知風的特征。
播放風的聲音,師:聽,誰來了?風娃娃今天要和小朋友來玩“捉迷藏”的遊戲。妳們猜,風會藏在哪裏?
二、欣賞詩歌,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師:今天老師帶來壹首詩歌,詩歌裏的風藏在哪裏?請妳們來聽壹聽。
1、教師配樂朗誦詩歌。
師:詩歌裏的風藏在哪裏?(幼兒說,教師出示相應圖標)
2、教師再次朗誦詩歌,並和幼兒壹起按詩歌內容將圖標排隊。
3、理解詞語,體驗意境。
師:當風藏在樹葉裏時,樹葉會發出什麽好聽的聲音?(幼兒學壹學風吹樹葉發出的“沙沙沙”聲。)
師:當風藏在風鈴裏時,風鈴會發出什麽好聽的聲音?(學說“叮叮當當”)
師:當風藏在羽毛裏時,羽毛會怎麽樣?(教師扮演風,幼兒扮演羽毛,學壹學羽毛“飄來飄去”的動作。)
創編“風箏飛來飛去”和“風車呼呼轉動”(互動表演:個別幼兒扮演風,個別幼兒扮演風箏;部分幼兒扮演風,部分幼兒扮演風車。)
三、學習朗誦詩歌,充分感受和表現詩歌意境美。
1、幼兒看圖標和老師壹起朗誦詩歌。
2、以問答式學習朗誦詩歌。
3、幼兒和老師壹起配樂朗誦詩歌。
四、合作表演朗誦詩歌。
1、師:剛才我們聽著優美的音樂,用好聽的聲音朗誦了詩歌,這次我們加上漂亮的動作邊朗誦邊表演好嗎?
2、幼兒兩兩結對壹問壹答的朗誦詩歌。
五、結束:戶外找風。
師:現在,我們壹起到大自然中壹起去找找風還會藏在哪裏?看誰先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