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怎麽做冷窖?

怎麽做冷窖?

古代冷藏保鮮有壹個神奇的藥方

——戰國曾侯乙冰指南

郭柏楠

雖然古代的冰蓄冷有很多用途,但主要用於食物的冷藏、保鮮和防腐。靈隱是蓄冰的地方,不是冷藏的地方。宮廷裏有個冰廚,也就是冷庫。冰廚位於地下,也可以稱為地下冷凍室。室內挖有很多冰井,裏面套著陶瓷井形成井壁,還有壹個和井壹樣直徑的陶瓷導向器作為底孔,堪稱相當幹凈的陶瓷冰箱。

這種宮廷冰廚在河南新鄭縣西北的仡佬族村已經發現。冰廚中並排有五口井,出土了大量豬、牛、羊、雞的骨頭。陶器上有文字標明“左廚”和“宮廚史”。可以看出這是韓國戰國時期的宮廷冰廚和冰井。類似的冰井、陶靜圈遺跡,在秦、楚、燕、趙等國的故地也有發現。據文獻記載,這種冷庫不僅在黃河流域諸侯國有,在以酷暑著稱的長江下遊吳越也有。《越絕書》記載,吳王闔閭的“冰室”在吳昌門外,即蘇州西門外。越王勾踐在會稽東門外有個“冰廚”,就是紹興的東邊。

何呂的《冰室》。今天已經不存在了。但考古發現了他的兒子伏羲的青銅冰鑒(高44.8厘米,直徑76.5厘米,底徑47.2厘米),即冷藏食物的大冰盆,比今天的大浴缸還不小。這是用來存放皇宮廚房少量食物的。

先秦時期出土了許多冰雕,其中最著名的是曾侯乙的冰雕。有兩個* * *,是方盒子(61.5cm高,76cm長寬)而不是盆。這個導冰器有壹個蓋子。導冰器裏有壹個壺。簡的壺蓋是空心的,呈“背”字形,蓋上簡的壺蓋,方壺的壺蓋正好從那個空心中露出來,設計巧妙,使用方便。曾侯乙的冰雕非常精美。它是中國蓄冰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寶,也可能是世界上精心設計的最古老的青銅冰箱。

冰導裏的方壺明顯是裝酒的。劍和壺之間的空隙是放冰酒的。《楚辭招魂》裏有壹句話,郭沫若翻譯過來就是“冰封甜酒滿杯真爽。”這首詩是中國文獻中關於冰酒的最早記述,距今約2300年。曾侯乙用於冷卻葡萄酒的特殊冰箱已經存在了至少2400年。有理由相信,中國冷飲的歷史比它早得多!

不知道冰箱冰船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但我知道沿海漁民長期以來都是冬天蓄冰,用於夏天冷凍鮮魚,所以叫“冰鮮船”。明朝萬歷年間,詩人說:

“六月的夏德帶著雪冷。

三千裏到長安。"

江南鰣魚,六月天氣三千裏,運到北京,工具是“大熱天冰雪護江”的冰船。

在世界文明史上,通過冷藏來保持食物的新鮮是黃河文明的壹大貢獻。在西方,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為了揭開冰庫的奧秘,我在冰庫內外受涼,變成肺炎,為科學獻出了生命。在中國,古人並不滿足於長期使用天然冰,而是提出了“在嶽夏制冰”的理想,但未能實現。結果這個理想在西方實現了。應該說,以人工冰箱的發明為標誌的世界制冷史的第二部分,是西方科學家寫的。它為人類的未來開辟了積極而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