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日本喜歡《楓橋夜泊》這首詩,被寫入日本教科書人人都會
1937年的時候,當時在蘇州駐紮的日本軍官松井石壹聽到南京被攻陷了,於是就帶領著壹隊人馬前往寒山寺,天皇很想親眼目睹這壹塊詩碑,但是畢竟是中國的文物,還笨重,怎樣才能運回去呢?最後想到了以舉辦東亞建設博覽會的名義將其運走, 那為什麽日本獨愛《楓橋夜泊》這首詩呢? 日本人超級喜歡《楓橋夜泊》的原因有二: 第壹、這首詩淺白曉暢而又意境深遠。日本雖然傾慕唐朝文化,但如果寫得深奧,他們就不會喜歡。例如白居易寫詩婦孺白丁都能聽得懂,用詞簡單卻又能很好地表達出詩歌內涵,讓人引起***鳴的詩,就是好詩。而張繼這首詩不僅有白居易的風格,更關鍵的是詩中有寒山寺三個字。 第二、比寒山寺三個字,更關鍵的是有「 ”寒山”二字。寒山是什麽山?寒山不是山,而是人。正是詩中有寒山這個人,才讓日本人愛人及詩(化用愛屋及烏)的。寒山不僅在日本神壹樣的存在,就是在美國也被嬉皮士奉為先行者。 寒山到底是何方高人呢?我們怎麽都沒聽說過他呢? 寒山出身富二代,最後弄得像乞丐。寒山除了富以外不高也不帥,考上秀才後,就像後來的蘇軾他爹蘇洵壹樣,怎麽都考不中進士。他流浪街頭,沒臉見人(親人),大概有了羅隱那種「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跑到江南天臺山附近的壹個叫寒巖的地方,說的是歸隱山林,實際上是自我放逐,故成為寒山。滿滿地衣不遮體,形容枯槁,瘋言瘋語,而又哲理很強。這不整個壹個犀利哥,壹個沈魏嘛!沈魏成為今天的大師,而寒山卻成為了詩僧。沒錯,他出家了,但形象卻跟後來的濟公壹樣。他雲遊,他化緣,詩與遠方他都兼得了。後來,在國清寺結識了刷碗和尚拾得。他們曾經說過這樣兩句千古哲學名言。 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之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妳且看他如何?寒山後來告別了拾得,繼續流浪,最後死在了蘇州楓橋鎮的楓橋寺。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將楓橋寺改成了寒山寺。他所寫的詩也被他的好友,臺州刺史閭丘胤所整理——《寒山詩》。有人說,為什麽他有這個強大的好友,還會潦倒窮困,以至於早亡呢?主要還是他有傲氣,習慣於自由自在,流浪吟詩的生活。 寒山的成功除了感謝刺史大人外最該感謝的就是拾得。 拾得帶著寒山的詩走向更遠更遠的遠方——東瀛。在拾得的宣傳和推廣下,大概是壹生窮苦,遭遇太多的挫折,寒山的詩在日本引起了***鳴,引發了追捧。日本建起拾得寺、寒山寺,還把兩人的詩統稱為《寒山詩》。兩人在日本和我們國內神壹樣的存在。所不同的是寒山是大聖,拾得是二聖,叫「 ”和合二聖”。雍正皇帝追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兩人寓意歡天喜地。在日本被稱為「 ”和合二仙”,主掌愛情婚姻——東方的丘比特,貌似國內也有這種說法。 寒山的影響 們雖然窮困,卻活得超然,放蕩不羈,自由自在。寒山的不僅影響力當時的日本甚至在今天還深深地影響著日本人。在日本家具、美酒、飯店、文房四寶、甚至技術學校都會命名寒山。而且日本朝野壹些人,也來國內「 ”朝聖”。在日本各行各業都對寒山非常推崇。就連美國的嬉皮士也對寒山那種生活方式非常地推崇,認作他為他們的「 ”祖師。” 福垊的看法 物質貧瘠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貧瘠,只要能坦然面對生活,只要心態好、樂觀向上,即使改變不了狀態也能改變心態。更何況壹旦改變了心態以後,改變狀態也就不遠了。寒山這位唐朝的沈魏,雖然過得悲苦,但他活出了自我,而且他的影響流傳至今,傳之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