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文化事業大繁榮大發展的論文

關於文化事業大繁榮大發展的論文

kjz.com/article/224/Article_171925.html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壹、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誌,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民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同思想基礎。大力推動理論創新,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培養造就壹批馬克色主義理論家特別是中青年理論家。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動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世界。

二、 建設和諧文化,培養文明風尚

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要積極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事業,堅持正確導向,弘揚社會正氣。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著力豐富農村、偏遠地區、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網絡環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噢過年過得、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引導人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註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動員社會各方面***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社會環境。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完善社會誌願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辦好二○○八年奧運會、殘奧會和二○壹○年世博會。

三、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有精神家園。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民族豐厚資源。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四、推動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

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壹。創造功能過多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營造有利於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快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養文化產業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運用高新技術創新文化生產方式,培養新的文化也太,加快構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建設國家榮譽制度,表彰有傑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要充分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讓人民***享文化發展成果。

胡錦濤同誌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特別強調:“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改革開放特別是五年來文化繁榮發展的實際充分證明了這壹點。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的文化建設開創了新局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紮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成效明顯;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入開展,未成年人及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生動活潑;新聞媒體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公***文化投入不斷增加,公***文化服務體系正在建立;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文化及相關產業蓬勃發展;文藝創作空前活躍、精品叠出;“漢語熱”席卷世界,中華文化“走出去”、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所有這壹切都清晰地告訴我們:當代中國文化正呈現出壹個絢爛多姿、生機勃勃、和諧穩定的新面貌,壹個文化建設的新高潮正向我們走來。

和諧之花,文明之果——和諧文化構築團結進步精神支撐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文化的因素深深地滲透其中,為培育文明風尚、推動社會進步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撐。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區之間的差異較大;隨著改革的發展,各種利益關系不斷調整,如何妥善處理這些錯綜復雜的矛盾,既需要相應的社會機制,也需要相應的社會文化。和諧文化如同春風化雨,豐富並提升著人們的精神內涵,使人們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振奮的精神狀態、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奠定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礎,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十七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蔡赴朝說:“現在我們處在社會轉型期和高速發展期,人們的思想認識、道德選擇、價值取向的獨立性、多樣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益明顯,這就凸現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我們要解決穩定、發展的問題,就必須形成全社會認同的核心價值體系,就要通過大力發展和諧文化來增進***識、統壹思想、化解矛盾、凝聚力量。”十七大代表、中華書局總經理李巖說:“崇尚和諧、以和為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傳統,在當今中國社會轉型的大潮中,大力提倡和發展和諧文化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諧文化正在成為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

繁榮發展中的當代中國文化之所以能促進社會和諧,壹個重要原因就是它鞏固了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愛國主義、公平正義、互助互愛、真善美……等思想觀念在今天建設和諧社會的時代裏,其價值日益凸現。近5年,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累計接待參觀人數已經超過千萬。“為什麽在滾滾市場經濟大潮之下,還會有這樣多的人來看紅巖?我認為,這就是文化的感召力。”十七大代表、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厲華說,“今天的人們更加渴望了解、學習革命先烈為了國家、民族不惜犧牲生命的偉大精神。”反映優秀人民警察的電視劇《任長霞》以真情打動了觀眾,其首播收視率最高達到7.9%,平均收視率高達6.23%。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取得新突破,是近些年壹個突出的文化亮點。電視劇《恰同學少年》截取毛澤東青少年時代求學經歷,將言情劇和青春偶像劇的創作經驗運用到革命歷史題材之中,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效果。許多年輕的觀眾不但追著看完了每壹集,還在網絡上展開熱烈的討論。觀眾說“沒有想到主旋律電視劇也可以這樣好看”。當代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正在滋潤著人們的心靈、熏陶著人們的情操,營造出理性、平和、寬容的文化氛圍,起到了調節關系、化解矛盾、增進***識的作用。文化正在成為社會的“潤滑劑”和“減壓閥”。

民族之根,時代之聲——優秀傳統文化再造***有精神家園

文化是壹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壹個民族的精神記憶和精神家園,體現了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在今天全球化深入發展、中國經濟飛速前進的背景下,中華傳統文化中許多優秀的內容不但受到中國人民的重視,也像磁鐵壹樣深深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談起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有精神家園”時,厲華代表非常興奮。他說:“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得非常及時、非常好。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許多寶貴的內容直到今天還在閃爍著光芒。現在全世界都在吸收中華文化的優秀成分,我們自己當然更不能丟掉自己的文化。”

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在保護文化遺產、挖掘其優秀內涵、創新其表現形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啟動,2003年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啟動,2005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成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這些大工程對於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就拿昆曲來說,通過實施昆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這項我國最古老的劇種從瀕臨失傳又重新煥發了生機。十七大代表、北方昆曲劇院院長楊鳳壹正是這壹工程的受益者。她說,壹個民族向前發展當然要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文化,但也不能忽視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這是攸關民族自信和自尊的重要問題。她認為,近幾年中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使人們對傳統文化中與現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的精華重新重視起來,從昆曲的復興就可以看出這種趨勢,光是今年上半年北昆就演出了100多場,就是最好的證明。

創新之源,活力之本——文化改革促發展惠及億萬群眾

中國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推動了文化創新,增強了文化發展活力。代表們認為,過去的5年,是國家公***文化投入最多的5年,是文化產業發展最迅速的5年,是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改善最顯著的5年。

“我們村裏投資60萬元建了壹座文化活動室,全村137戶家家都通了電視,現在鄉親們沒事時在文化室翻翻書、看看報、看看錄像電影,日子比以前可滋潤多了,”來自黑龍江同江市的赫哲族十七大代表孫玉華談到這幾年農村文化設施的改善時,壹臉的自豪和喜悅。她的家鄉的變化只是公***文化服務體系惠及億萬百姓的縮影。“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享”的理念在中國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據統計,十六大以來,全國文化事業經費累計達到580.82億元,年均增長22.5%。文化建設的財政投入逐漸向農村和西部傾斜,五年累計對農村投入159.44億元,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目標。以全國文化信息資源***享工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送書下鄉工程、電影放映“2131”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等為代表的壹大批公***文化服務項目的全面鋪開,使公***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大幅提高,公***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享工程目前已整合的數字資源達到60TB,相當於1500萬冊圖書或者55560小時的視頻節目,輻射上億人口。到2006年,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累計投入資金36.4億元,基本實現了已通電50戶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有效解決了農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中國廣播電視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電子傳媒。公益性文化事業正在成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

加入世貿組織之初,人們曾普遍擔心,中國電影在進口大片的沖擊下能否守住防線。5年過去了,國產電影不僅沒有被來勢迅猛的外國大片打垮,而且國產電影的票房已經連續四年超過進口影片。以《英雄》、《十面埋伏》、《夜宴》等為代表的國產大片不但掀起壹浪高過壹浪的觀影熱潮,在票房上壹路領先,而且還成功打入壁壘森嚴的歐美市場。中國電影成功上演“絕地反擊”的秘密就在於改革創新。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增強了國有電影企業的活力和利用市場機制融資拍片的能力。現在除了進口環節沒有開放之外,中國電影已經向民營資本全面開放,湧現出壹批有壹定實力和影響力的民營電影制作經營公司。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隨著國家壹系列鼓勵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我國文化產業正在進入高速發展期。據《2006中國文化產業藍皮書》統計,當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5123億元,比2005年增長17.1%,增長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長速度6.4個百分點。200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45%,文化產業在提供就業機會、優化經濟結構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雲南印象》、《麗水金沙》、《風中少林》等大型實景演出通過市場化運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不但自身收益頗豐,而且成為拉動當地旅遊、經濟發展、樹立地方文化形象的壹張名片。2005年,內資私營文化企業營業收入達1913.1億元,民營資本已經成為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壹支不可缺少的力量。當代中國文化正呈現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比翼齊飛的良好局面。

胡錦濤同誌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代表們說,盡管我國文化建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離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距離,廣大文化工作者應該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波瀾壯闊的進程中,用自己的靈感創造中國文化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