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反映郊區島嶼的貧瘠的詩歌

反映郊區島嶼的貧瘠的詩歌

蘇軾曾在壹篇文章中提到孟郊和賈島,用“冷”“瘦”兩個字來評價他們。但蘇軾這裏說的不是孟郊身體怕冷,賈島瘦弱,而是評價了他們詩歌創作的風格傾向。

孟郊詩風的冷峻,從內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看出來。孟嬌壹生坎坷。他參加科舉考試很多年才考上。進入仕途後,壹直做著失意的小官。他的兒子中年去世。這些經歷導致他的詩歌無論是描寫別人的生活,還是描寫他自己的生活,都帶有壹些貧窮困苦的感覺。

比如他的《寒地人民頌》“霜吹穿墻,痛苦無處可逃”,就是說在霜降的寒冷季節,妳只能住在四面漏風的破房子裏,忍受痛苦,無處可逃。

《秋淮》中描寫自己生活的詩,充滿了生活的清貧與冷峻,給人壹種冷清與悲涼的感覺。這不僅是他詩歌的內容,也是他詩歌的藝術。

孟郊喜歡哀嘆,所以他總是尋找能表達他悲傷冰冷心情的詞語。比如“冷露夢碎,冷風梳骨”。除了“夢”和“骨”這兩個被描述的詞,其他的詞都給人壹種不寒而栗的感覺。所以蘇軾對“冷”字的評價是非常恰當的。

“瘦”是指賈島的詩風。他本來是個和尚,後來參加了科舉,卻壹直沒考上。他是壹名低級官員。他的生活壹直很窮,所以他的詩裏充滿了悲傷和苦悶,不時感嘆自己沒飯吃,沒衣服穿,貧病交加,孤苦伶仃。或者寫壹些狹窄幽靜的自然風光。

總的來說,他的詩歌境界比較單壹,不夠開放。相比較而言,他在藝術上制作精美,管理不善,語言比較巧妙新穎,不足以開合自如。讀他的詩,讀者會感受到壹種單壹的枯冷意境。所以蘇軾用“瘦”來概括他的詩也是非常恰當的。

總結:自從蘇軾“瘦在寒島”的評價出現以後,人們常常把兩位詩人放在壹起提及,把“冷”和“瘦”作為對他們詩歌的評價。

但需要註意三點:第壹,雖然並列提及,但孟郊的時代比賈島早壹點,孟郊是賈島崇拜的前身。

第二,雖然“家鄉瘦”,但不代表他們的詩都是這種風格。孟郊也有寫得很溫馨的詩,比如《遊子頌》,賈島也有寫得很豪情的詩,比如《笑傲江湖》。

第三,他們被壹起提及,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詩歌成就相等。孟郊的詩歌成就高於賈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