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案
知識與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歌創作的歷史背景。
2、把握詩文大意,了解詩歌內容,感知人物形象,體會詩人的情感。
3、聯系詩人身世處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美。
2、品味詩歌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來源:學科網ZXXK]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詩歌,揣摩詩歌語言,體會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2、培養關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秀品德。
教學重點:
1、品味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2、理解本詩所體現的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學科網()--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難點:
重點詞句的賞析理解。
教法學法:
誦讀法、討論探究 學科網()--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導入
聽壹首悲苦的曲子,觸摸壹顆悲苦的心靈,走進壹段悲苦的人生。彈指壹揮間,往事越千年,今天讓我們壹起跟隨杜甫的腳步走進?茅屋?,用心聆聽詩人的心聲。
二、題解:?歌行體?
歌行,古代詩歌的壹種。漢魏以後的樂府詩,題名為?歌?或?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後遂有?歌行?壹體。音節、格律壹般比較自由,富於變化。比如《琵琶行》、《長恨歌》等。
因?茅屋為(被)秋風所破?而?歌?,是壹首敘事抒情詩。
三、簡介作者及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號學科網()--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 學科網()--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檢郎,而又被稱杜工部。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聖?之稱。
詩人無數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恰恰是自己苦難生活和悲慘命運的產物。杜甫43歲的時候,爆 學科網()--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發了安史之亂。這是壹場民族大災難。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杜甫和人民壹起流浪,飽受了戰亂之苦,寫下了許多浸透著血淚的偉大詩篇。這些詩篇因為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被人們稱之為?詩史?。(我們學過的《春望》、《石壕吏》。著名的?三吏?、?三別?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
公元761年春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蓋起了壹座茅屋,暫時結束了輾轉飄零的流浪生活,總算有了壹個棲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對似的,到了八月,壹陣秋風掀去了屋頂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不朽之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四、整體感知
名家朗讀 :(1)、老師範讀。(2)、學生自由朗讀。(讀出節奏感,體會作者的情感。(使課堂氣氛達到壹個小高潮。)齊讀之後,再讓幾個同學單獨朗讀。(想讀到哪就讀到哪)學生讀完,教師應肯定其能根據詩歌感情的需要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優點。
四、疏通文意
1、自主學習,大聲朗讀註釋,掌握重點詞義。
2、討論:詩歌給我們描繪了那幾幅畫面?作者的心情如何?(板書)
狂風破屋 茅草亂飛 痛苦
群童抱茅 倚杖嘆息 無奈
屋漏衾裂 徹夜難眠 憂思
3、講故事,疏文意。交代清楚記敘的六要素。
詩的前三節寫出了詩人的不幸遭遇和沈重悲苦的心情,讓我們再齊讀前三節,體會詩人的感情。(生齊讀)
6.面對這重重的不幸?秋風破屋,茅草被盜,大雨連綿,屋漏床濕,長夜難徹?如果面對這淒風苦雨、漫漫長夜的就是妳,妳此時會有什麽樣的感慨?
7.而詩人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他僅僅是哀嘆自己的不幸、發泄自己的不滿嗎?
設計問題①:面對這重重的不幸,詩人在漫漫長夜,無法入眠,他在想些什麽呢?(很自然引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討論明確:?祈求廣廈?(板書)(直抒胸臆)
詩人的心情無疑十分沈重悲苦,?長夜?壹句表現出詩人渴望苦難結束的迫切心情。詩人由己及人,由個人的悲慘遭遇想到天下的窮苦之人,從而產生甘願為天下窮苦人犧牲自己的願望。
設計問題②: 由此可見杜甫是怎樣的壹個人?
(詩人的大聲疾呼,正是他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流露和舍己為人的人道主義寬廣胸襟的展示。這是何等恢弘的氣度,何等博大的襟懷,何等崇高的理想境界!杜甫的這首詩之所以光焰萬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於此。)(關心民生,憂國憂民)
五、小結
偉大的詩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與民族、國家的命運聯系在壹起,與之同呼吸,***命運。杜甫在這首詩裏不是單純地寫自身之苦,而是通過個人的不幸來反映時代的不幸。在這狂風暴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躍然紙上,深深地打動了壹代又壹代的讀者。其實,具有這種偉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壹人呢?從?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先憂後樂?的範仲淹,從?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遊,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從?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中國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壹直秉承了這樣壹個優良傳統。他們以天下人為己任,執著追求著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這種思想,這種傳統,使我們看到人性的閃光,看到了民族的未來!
板書設計: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狂風屋破,茅草亂飛 心情苦痛
群童抱茅,倚杖嘆息 無可奈何
屋漏衾裂,徹夜難眠 憂思不絕
願現廣廈,大庇寒士 直抒胸臆
(博大胸襟 崇高理想) 關心民生 憂國憂民
學 情 分 析
學生在學習本詩前已接觸過不少古詩詞,掌握了鑒賞詩歌的壹般方法,如知人論世、誦讀、鑒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等。在八年級上冊學生還學過杜甫的三首詩《望嶽》、《春望》、《石壕吏》,對杜甫其人、其詩風格有所了解。特別是他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給學生留下過深刻的印象。本詩語言質樸,字詞的理解結合課下註解可以完成。因此,學習本詩,我遵循詩教的壹般原則,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積極引導、采用小組合作和啟發式教學,適時點撥,比較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估計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會出現字音、節奏、語氣、語調、感情的把握不夠好,通過我逐步指導並作示範朗讀,達到了誦讀要求;在歸納文意時,我充分的討論和引導;品味語言時,我做了壹些示例和引導。
教學反思:
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壹首抒情詩。在學習目標中,應該以?朗讀訓練?為重點。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無論是為深入理解體味本詩,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詩歌朗讀的指導訓練。在授課中以?朗讀訓練?為切入點,再輔以?揣摩語言?的方式,進而去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2、對多媒體的使用技巧還應該多學習,達到熟練的程度。由於連續點動,在本節課中我把其中的壹張幻燈片就點的找不到了,還好我隨機應變就把這個環節巧妙地隱去了。在完成教學任務後,因為時間較充裕,我又隨機應變加進了?寫給杜甫的壹封信?這壹環節。使教學活動進入了壹個高潮。這是我比較滿意的。
看了八年級下冊語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案的人還看:
1.八年級下冊語文背影教案
2.鼎尖教案八年級語文下冊
3.八年級語文開學第壹課教案
4.八年級下冊語文小石潭記教案
5.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作文教案
6.八年級上冊語文過雪山草地 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