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三行詩怎麽寫?

三行詩怎麽寫?

、“壹堆醒著的歷史”壹句分行,增強了節奏感和形式的美感.可惜有的作者,未能掌握住這個要點,卻故意的去玩分行斷句的把戲.常常把原來很好的壹個句子,活生生地劈成幾段,弄得意思不能連貫,這也是不足取的.

詩的分行原本就是詩歌創作的必不可少的技巧之壹,盡管每個詩人因為各自理解的不同而有差異,盡管有時候不同的分行可能沒有多大差異,但有壹點是我們必須追求的,那就是:要盡可能體現出詩歌的內在的節奏美和外在的建築美.

第七,微型詩可以空行(可以不是必須),但微型詩的三行不含空行.

空行是詩的分節,微型詩也可因為空行而分為兩節.更重要的是,空行不是空白,“空即是色”,“不著壹字,盡得風流”.空行的出現、位置以及與標題行、內容行的前後聯系顯然非常重要,能夠揭示停頓和“留白”處所寓含的深刻意蘊,發出壹種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所以,空行的恰當置入,可為微型詩創設出壹片新的天地,它們在表現時空跳躍間隔、情緒轉換、突出強調等方面發揮了微妙作用,對於表達主題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值得重視的.

我以為,微型詩的三行排列,比較普遍的是“A/B/C”式,但“A/B//C”和“A//B/C”式的分行排列,在微型詩創作中業已出現不少的優秀文本.

“A/B//C”式比如微石的《摸相盲人與少女》:

皺裂畸形的手握柔嫩的青春

水靈靈大眼望著魚眼翻白

又壹次黑暗戰勝光明

這首微型詩中,“皺裂畸形的手”和“柔嫩的青春”、“水靈靈大眼”和“魚眼翻白”就已經構成了強烈的反差,但空行之後,壹句“又壹次黑暗戰勝光明”則振聾發聵,使人感嘆於“摸相盲人”的心機和青春少女的愚昧.

又如蘭采勇的《山頂的城市》:

雲霧簇擁,高高在上

令平原仰首翹望

壹只雄鷹正展翅高飛

這種空行所形成的視覺效果和心理震撼,顯然是不可替代的.

“A//B/C”式比如白莎的《夢回紅巖村》:

泥泥濘濘的小路

淅淅瀝瀝的雨聲

山村的燈火依然通紅……

這首詩“狀難寫三景如在目前”,是典型的白莎微型詩寫法.白莎微型詩細膩,優美,情景交融,而且在藝術上結構上十分精致,巧妙,奇趣昂然.微型詩空行的妙處由此詩也可見壹斑.

王耀東的《冬天》:

壹位嚴厲的法官

在冰冷的訴訟之中

他臉上綻出春天

我們完全可以說,冬天是“壹位嚴厲的法官”這就是壹首壹行體的微型詩了,但在壹行空白之後,詩人卻又寫道“在冰冷的訴訟之中/他臉上綻出春天”,便寫出了這種“嚴厲”既有冬的“冰冷”,又有春的“和暖”,詩意更加豐沛盎然.

又如昌耀的《斯人》:

靜極——誰在嘆噓?

密西西比河此刻風雨,在那邊攀緣而走.

地球這壁,壹人無語而立

孔林的《遠行》:

告別家鄉踏上遙遠的征途

把長長的路走短

把窄窄的路走寬

其中空行的魅力是值得我們品味的.

不過筆者還沒有見到“A//B//C”式的排列,即使有壹天出現了,只要是獨到的,就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當然,應該說明的是,微型詩的三行是不含空行的.比如著名的十四行詩,有的為4442式,有的為4433式,同樣沒有把分節的空行計入十四行之內.

第八,微型詩的形式探索有助於詩意的表達.

微型詩可以在外在表現上有新奇的探索,力求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壹.在《形式的探索與詩意的表達》(《中國微型詩》總第4期)壹文中,筆者寫道:“詩之內容總是需要借助語言的外殼,通過恰當的形式來表達;而詩之外在的形式如同人體的骨骼,承載著豐富的內涵和思想.”“微型詩作為壹種短小精悍的體式,除了在尺幅之間展現博大的詩意之外,對形式進行必要的探索也是十分有益的,正如對畫幅進行精美的裝裱,可以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壹.”並從“排列架構”和“符號嵌入”兩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指出“這兩種方式的選擇,都是壹種闡發詩意的有效方式,運用得好,能夠產生令人耳目壹新的獨特效果.”

微型詩的倡導者穆仁先生對此曾予以充分肯定.他在《喜迎微型詩壇生力軍》(《中國微型詩》總第5期)中這樣評價:“《形式的探索與詩意的表達》壹文,從‘排列架構’和‘符號嵌入’著手,具體探索‘闡發詩意的有效方式’,論證‘形式的創新應該和內在的詩意和諧統壹’,則還是微型詩理論前此未及涉及的領域,尤為難得.”

美國著名詩人非馬先生在《我對微型詩的壹點看法──寒山石《滴水藏海》讀後感》壹文中也說:

現代詩的壹個特征是形式與內容的緊密結合.寒山石先生在書中探討詩的形式時,對詩句排列的方式以及斷句的運用便有相當精辟的見解,像下面這首《雲》:

流浪的

何處是歸巢

把“鳥”單列壹行,不但突出了“鳥”的存在,更顯出了它的孤獨無依.而下面這首《綠葉》裏的“墮落”,更讓讀者如身臨其境,眼看葉子冉冉飄墜的情景:

起飛 就是

又比如孔孚的《大漠落日》竟凝聚為兩行兩個字:

“圓寂”合為壹詞,乃僧人死亡用語,與“落日”妙語雙關.詩人只用兩行兩字,便寫盡了從“大漠落日圓”,到“萬籟寂無聲”的全過程.而且,詩人巧妙地將兩字分行停頓,也正好是行消、聲寂兩個階段的間隔,既抽象,又具體,可謂匠心獨運,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

賴楊剛的《英雄碑》:

傲骨壹根

捅破

在這壹字壹頓,斬釘截鐵的節律中,英雄的偉岸形象拔地而起,高聳雲天!

香港詩人曉帆的《比薩斜塔》:

迢迢千裏

只看壹個

斜的榜樣

在形式上有意讓第三行錯開二字,形成壹種“斜”的外觀,而內容緊扣壹個“斜”字推陳出新,頓然生輝.

所以,我以為,形式的探索和創新,其功能體現為“四感”:

其壹,它豐富和體現了詩歌的建築美,增強了美感;

其二,它會為讀者創設出嶄新的視覺形象,增強了精神的愉悅感;

其三,它流動著壹種內在的韻律,增強了節奏感;

其四,最為重要的是,形式的創新,絕不單單是壹種可有可無的“外殼”,“形式”同樣蘊涵著豐富的“內容”.

總之,外在的結構如同建築,本身就是壹種語言.結構排列是壹種進行建築設計的藝術.豐富的內涵需要通過精當的結構準確地表現出來.正如非馬先生所說的:“現代詩是演出的詩.詩人提供的是壹座舞臺,壹個場景,讓讀者的想象隨著詩中的人物及事件去發展,去飛翔.” 它給讀者提供了壹個想像和飛翔的舞臺或者場景,激發了讀者的想像力,增強了讀者參與的創造感.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體現內容.形式的創新應該和內在的詩意和諧統壹.“新奇”不是“離奇”,應盡可能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合情合理,易於被大家所理解和接受,並帶來愉悅感.否則,脫離內容,刻意獵新求奇就是壹種文字遊戲、壹種不嚴肅的行為,當然是不足取的.

第九,微型詩壹般不超過30字.

詩是用行來區分的,不是用字數.提出微型詩壹般不超過30個字,這是鑒於微型詩之“微”而提出的,是對微型詩字數壹個相對規範的要求.如果壹行幾十字甚至更多,三行就能寫成了壹篇短文章,還能叫微型詩嗎?所以,這個限定是“必要”的.

同時,限定微型詩字數壹般不超過30字,這也是符合人眼的正常視覺和閱讀習慣的.壹般而言,人們對壹行詩的閱讀在十個字左右沒,所以,三行所限的微型詩,字數壹般應不超過30字.比如,報紙的新聞標題壹般在十個字左右.如吳定勇、王玨在《論都市報的版面定位策略》(原文載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11期)中說:《華西都市報》的“主標題字數壹般在12字以內,而且寥寥數字的短標題越來越多.”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王君超在《當代流行報紙版式批評》壹文中也指出:“在壹些主流報紙版面設計實踐中,壹般要求大標題、主標題不超過12個字.因為標題的加長,往往意味著強勢的增加.對於那些不需要特別突出的報道,如果制作過長的標題,就會喧賓奪主;另外,太長的標題也會造成讀者視覺疲勞.”學術論文寫作中,也有人根據人們對語言的壹般記憶特點,提出標題最好控制在12個字以內.《閩北日報》新聞采訪中心副主任葉國寶在《實題化:制作消息主標題的基本原則——讀歷屆中國新聞獎報紙通訊社類獲獎消息作品有感》壹文中說,翻檢從1991 年至2002 年歷屆中國新聞獎報紙通訊社類獲獎消息作品,中國新聞獎消息主標題含標點符號平均每條字數13.6 個,言論和通訊主標題平均每條字數分別為9.8個和10.5 個.所以,總的來看,我以為根據人們的閱讀習慣,微型詩每行在十個字左右.考慮到在通常情況下,微型詩每行的字數是不均等的,是長短句互補、錯落有致的,所以,絕大多數的微型詩都在30字以內.

但30字所限不是絕對的,是“壹般不超過”.31個字就不是微型詩嗎?不要教條化.

第十,最後必須強調的是,微型詩首先必須是詩.

對於微型詩而言,1—3行只是它的外形,它的本質必須是詩.既然是詩,那麽:詩的對象是微型詩的對象,詩的要素就是微型詩的要素,詩的特征就是微型詩的特征,詩的功能就是微型詩的功能.所以,我們必須在“有限”的三行內,拓展出“無限”的空間;在三行的“限制”中,讓精神“自由”地飛翔,創作出更多優秀的微型詩作.

“三行詩”,“十句話”,竟然羅羅嗦嗦成壹篇大文章,蓋因三行之爭烽煙時起,所以力求相對比較完善,以便微型詩友特別是初涉微型詩者理解和把握.“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願與諸君繼續***同學習微型詩,欣賞微型詩,探討微型詩,推動微型詩.

200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