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冬夜讀書示子律

冬夜讀書示子律

冬夜讀書示子聿(yù )

南宋陸遊

課本插圖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詩詞概述(全部八首)

朝代:南宋作者:陸遊 體裁:七言絕句

註釋

示:訓示、指示。

子聿(yù ):陸遊的小兒子。

學問:指讀書學習,有做學問的意思。

遺:保留

無遺力:用出全部力量,沒有壹點保留,不遺余力、竭盡全力。

少壯:青少年時代。

工夫:(做事)所耗費的時間。

始:才。

紙:書本。

終:到底,畢竟。

覺:感覺,覺得。

淺:膚淺,淺薄。

絕知:深入、透徹的理解。

行:實踐。

躬(gōng)行:親身實踐。

教材選入: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22課

編輯本段作者  

陸遊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少年時即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長子陸子虞,次子陸子龍,三子陸子修,四子陸子坦,五子陸子約,六子陸子布,七子是陸子聿。

編輯本段詩意  第壹句: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

第二句:往往在少年時開始努力,到老了才會有收獲。

第三句: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永遠是膚淺的,

第四句:要真正理解書中的道理必須親自實踐。

編輯本段解讀  在宋寧宗家慶五年,即1199年的年底,陸遊寫了《冬夜讀書示子聿》壹首詩。

這是壹首非常有名的詩。在這首詩裏,詩人壹方面強調了做學問要堅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將來壹事無成,後悔莫及。另壹方面,特別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裏”,這也是做學問的訣竅,那就是不能滿足於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 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系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這符合唯物認識論的觀點。作者的這種見解,不僅在封建社會對人們做學問、求知識是很寶貴的經驗之談,就是對今天的人們也是很有啟迪作用的,是非常有價值的見解。

編輯本段詩詞類型  本詩這是壹首哲理詩,寫於寧宗慶元五年(1199)。整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讀起來瑯瑯上口,且意境深遠,使人回味無窮。

編輯本段寫給子聿  子聿是陸遊的最小的兒子。陸遊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沈醉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卻渾然忘我置之腦後,靜寂的夜裏,他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毅然揮就了8首《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滿懷深情地送給兒子,這是流傳千古的第3首。

詩的前兩句,作者講古人做學問總是竭盡全力。只有少年時加倍努力,將來才能成就壹番事業。他從古人做學問入手,侃侃而談娓娓道來,使人倍感親切清新,如沐春風。其中“無遺力”三個字,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第二句闡述了做學問應當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時也強調“少壯工夫”的重要性。他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趁著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時光奮力拼搏,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詩的後兩句,作者談從書本得來的知識比較淺薄,只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他從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關系著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凸顯其不凡的真知灼見。“要躬行”包含兩層意思:壹是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這是學者的壹種“躬行”,二是獲取知識後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為己用。作者的意圖非常明顯,旨在激勵兒子不要片面滿足於書本知識,而應在實踐中夯實和進壹步獲得升華。他的獨到見解,不僅在古代,對做學問、求知識之人是寶貴的經驗之談,即使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仍然具有較強的啟迪和借鑒意義,絕句:《示兒》。

編輯本段詩詞鑒賞  這是壹首教子詩,子聿(yù),詩人的小兒子,是要告訴兒子學習的道理。首句是對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的贊揚。“遺”,即保留。“無遺力”,毫無保留,竭盡全力以赴。次句是說做學問的艱難。只有從少年開始,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打好紮實基礎,並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最後才能有所成就。否則只能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以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及做學問的艱難來告誡自己的兒子:做學問壹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後兩句,詩人更進壹步指出實踐經驗的重要性。“紙上得來”,指的是書本知識。“絕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蘊。“躬行”,就是指親自去實踐,眼見為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為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壹個既有書本知識,不要死讀書,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當然自己不可以滿足在這不完整的書本內容的東西了。

這首詩以思想和哲理取勝,使我們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冬夜讀書示子聿》翻譯:古人做學問是都是全力以赴的,青少年時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時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究還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須親自通過實踐才行。

編輯本段其余七首冬夜讀書示子聿(其壹)  陸遊

易經獨不遭秦火,

字字皆如見聖人。

汝始弱齡吾已耄,

要當致力各終身。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二)  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  陸遊

宦途至老無余俸,

貧悴還如筮仕初。

賴有壹籌勝富貴,

小兒讀遍舊藏書。冬夜讀書示子聿(其四)  陸遊

世間萬事有乘除,

自笑羸然七十余。

布被藜羹緣未盡,

閉門更讀數年書。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五)  陸遊

簡斷編殘字欲無,

吾兒不負乃翁書。

絕勝鎖向朱門裏,

整整牙簽飽蠹魚。

冬夜讀書示子聿(其六)  陸遊

聖師雖遠有遺經,

萬世猶傳舊典刑。

白首自憐心未死,

夜窗風雪壹燈青。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七)  陸遊

讀書萬卷不謀食,

脫粟在傍書在前。

要識從來會心處,

曲肱飲水亦欣然。

編輯本段作者生平  陸遊自幼好學不倦,12歲即能詩文。他在飽經喪亂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20歲時與唐琬成親,後被其母強行拆散。這種感情傷痛終其壹生,《釵頭鳳》《沈園》等名作即是為此。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赴臨安應試進士,取為第壹,而秦檜的孫子秦塤居其次,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再次將陸遊排在秦塤之前,竟被秦檜除名。二十八年(公元1158),秦檜已死,陸遊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後,以陸遊善詞章,熟悉典故,賜其進士出身。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通判、安撫使、參議官、知州等職。淳熙二年(公元1175),範成大鎮蜀,邀陸遊至其幕中任參議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陸遊詩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見,但並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兩任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六年(公元1179)秋,陸遊從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改任朝請郎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十二月到撫州任所。他壹方面用大量精力處理因茶鹽官賣後,茶鹽戶破產,被迫采取私販和鬧事進行反抗而引發的各種糾紛和訴訟;另壹方面上書朝廷,主張嚴懲不法官吏向茶鹽戶收納高額茶鹽稅,趁機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為。淳熙七年(公元1180)春,撫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發,淹沒大片田地和村莊,洪水沖到撫州城門口,百姓饑困潦倒。陸遊密切註視災情發展,寫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沈憂耿耿欲忘生。鈞天九奏簫韶樂,未抵虛檐瀉雨聲”詩句,同時上奏“撥義倉賑濟,檄諸郡發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撥義倉糧至災區賑濟,使災民免於饑餓之苦,然後奏請撥糧和給江西地方官下令發糧,並到崇仁、豐城、高安等地視察災情。這壹舉措有損朝廷利益,十壹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從宦遊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個藥方中,精選成《陸氏續集驗方》,刻印成書,留給江西人民,表達他的為民之心。途中又遭給事中趙汝遇所劾,竟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陸遊在家閑居6年後,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以朝請大夫知嚴州(今浙江建德縣梅城鎮)。官至寶謨閣待制、晉封渭南伯,後被劾去封號。又以“擅權”之罪罷其官職還鄉。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陸遊在嚴州任滿,卸職還鄉。不久,被召赴臨安任軍器少監。次年(公元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議大夫禮部郎中。於是他連上奏章,諫勸朝廷減輕賦稅,結果反遭彈劾,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再度罷官。此後,陸遊長期蟄居農村,於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與世長辭。 陸遊有七子壹女。《陸遊年譜》記述:長子陸子虞,次子陸子龍,三子陸子修,四子陸子坦,五子陸子約,六子陸子布,七子是陸子聿。(《冬夜讀書示子聿》)孫子為陸元廷,(聞宋軍兵敗崖山憂憤而死)曾孫是陸傳義,(崖山兵敗後絕食而亡)玄孫有陸天騏,(在崖山戰鬥中不屈於元,投海自盡)。陸遊最終沒有看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那壹幕。

編輯本段史籍記載  陸遊字務觀,越州山陰人。年十二便能詩文,蔭補登仕郎。鎖廳薦送第壹,秦檜孫塤適居其次,檜怒,至罪主司。明年,試禮部,主司復置遊前列,檜顯黜之,由是為所嫉。檜死,始赴福州寧德簿,以薦者除敕令所刪定官。

時楊存中久掌禁旅,遊力陳非便,上嘉其言,遂罷存中。中貴人有市北方珍玩以進者,遊奏:“陛下以‘損’名齋,自經籍翰墨外,屏而不禦。小臣不體聖意,輒私買珍玩,虧損聖德,乞嚴行禁絕。”

應詔言:“非宗室外家,雖實有勛勞,毋得輒加王爵。頃者有以師傅而領殿前都指揮使,復有以太尉而領閣門事,瀆亂名器,乞加訂正。”遷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遷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史浩、黃祖舜薦遊善詞章,諳典故,召見,上曰:“遊力學有聞,言論剴切。”遂賜進士出身。入對,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詔令以示人之時,而官吏將帥壹切玩習,宜取其尤沮格者,與眾棄之。”

和議將成,遊又以書白二府曰:“江左自吳以來,未有舍建康他都者。駐蹕臨安出於權宜,形勢不固,饋餉不便,海道逼近,凜然意外之憂。壹和之後,盟誓已立,動有拘礙。今當與之約,建康、臨安皆系駐蹕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臨安,如此則我得以暇時建都立國,彼不我疑。”

時龍大淵、曾覿用事,遊為樞臣張燾言:“覿、大淵招權植黨,熒惑聖聽,公及今不言,異日將不可去。”燾遽以聞,上詰語所自來,燾以遊對。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尋易隆興府。言者論遊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歸。久之,通判夔州。

王炎宣撫川、陜,辟為幹辦公事。遊為炎陳進取之策,以為經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始。當積粟練兵,有釁則攻,無則守。吳璘子挺代掌兵,頗驕恣,傾財結士,屢以過誤殺人,炎莫誰何。遊請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謀,遇敵必敗。”遊曰:“使挺遇敵,安保其不敗。就令有功,愈不可駕馭。”及挺子曦僭叛,遊言始驗。

範成大帥蜀,遊為參議官,以文字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後累遷江西常平提舉。江西水災。奏:“撥義倉振濟,檄諸郡發粟以予民。”召還,給事中趙汝愚駁之,遂與祠。起知嚴州,過闕,陛辭,上諭曰:“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再召入見,上曰:“卿筆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軍器少監。

紹熙元年,遷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嘉泰二年,以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及三朝史未就,詔遊權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免奉朝請,尋兼秘書監。三年,書成,遂升寶章閣待制,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