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能人雲亦雲。
前幾年有壹篇以“情”為話題的作文,我們有位同學在文中大膽的把悲慘身世鋪寫到紙上,這篇作文以“慘”獲得閱卷老師的同情,得到高分。
可不幸的是許多後生受其影響,若遇到類似的話題,他們不惜自殘,想以此騙取老師的眼淚,獲得高分的賞賜,孰不知我們的老師早就看煩了,他們不但不給高分,反而覺得現在的學生不可理喻,太缺德。
有壹年中考作文是以“合作”為話題作文,有位考生就脫離了俗套.他現場捕捉獵物,以他人拋紙團,用腳掩蓋,幾位同學精誠合作,騙過監考老師為素材,寫出了壹篇壹波三折的文章,獲得滿分,這種同中求異之法很值得借鑒。
2、要有時代感。
這種做法就像我們政治老師在研究中考時事政治壹樣,如何在眾多事件中找出要考的內容,做到穩中求勝呢?
那麽,這就需要有睿智,作文也是這樣。
如以“環境”為話題作文,我們有些同學很快就會想到現在所提倡的“珍愛生命,呵護健康”這壹現實問題,於是就用寓言的形式寫風沙纏綿吞月牙(月牙泉),風沙親親填綠洲(羅布泊)。文中虛擬壹個個性張揚的風沙,他肆無忌憚,踐踏生命。讓讀者讀後認識到珍視環境就是珍視健康,珍視健康就是珍愛了生命。
二、文體新。
過去我們的作文大多是采用三段式:"開頭好,中間草,結尾寶"。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各課改試驗區的推進和學生的主體參與,考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思維得到拓寬,文體也以全新面貌展示於眾。
如以“愛”為話題作文.
有位考生就采用排比式開頭作文,文章氣勢磅礴,強烈震撼讀者心靈。
另外也有同學以應用文的形式出現。如寫壹份合同,壹封書信,壹篇演講辭等用此來展示自己的深愛及思想。
2004年湖南壹位考生就以演講辭的形式出現,令人耳目為之壹新。文章開篇用壹個故事引出“家庭教育”的話題,緊接著列舉了家長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存在的種種錯誤做法,深刻地指出了這種家庭教育的危害性,結尾發出呼籲,表明作者的見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三、語言自我。
閱卷老師都是有壹定文學素養的,閑暇之時好讀書,寫文章。如若妳在文中整段引用別人所寫的精美語句,這些語句正好是我們的老師了如指掌的,那後果就不言而喻了。
高爾基在寫壹首長詩《老橡樹之歌》時,下了很大的功夫,閱讀了大量的意大利和英國的詩歌。為了使詩“美”起來他從讀過的意大利和英國詩歌中挑選了許多詩寫進《老橡樹之歌》,爾後非常高興地把這首詩寄給著名的作家柯羅連柯,可是出乎意料,柯羅連柯讀了詩之後,只有壹句回話:“請您用您自己的話,寫您自己看到的東西吧!”
的確不錯,敘的是自己要敘的事,抒的是自己要抒的情,發的是自己要發的感慨,所以壹定要用自己的話,只有這樣文章才運筆自然,情感才流露真切,才能使讀者為之動容。
綜上所述,
要想在中考時作文獲得高分,考生就必須做到同中求異,同中求怪,同中求奇,同中求精。以“異”、“怪”、“奇”、“精”的面目把文章展示給閱卷老師,只有這樣文章才會發出璀璨之光芒,才能摘取考場裏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