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這也是端午節。唐詩宋詞中有哪些不同的描寫?

這也是端午節。唐詩宋詞中有哪些不同的描寫?

它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壹起被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也叫端午、端陽、崇武、午、龍舟節、玉蘭節、女兒節、迪拉節、詩人節)終於到了。雖然關於這個節日的起源、時間、原因還有很多爭議。端午節的節日元素也有時代、地域、民族的差異。但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逐漸被許多朝代、地區和民族所認可和遵守,包括悼念屈原、賽龍舟、掛菖蒲或艾葉、喝雄黃酒、吃粽子、佩戴長命縷等等。在唐宋時期,詩人和詞人充滿激情,寫下了描述端午節習俗的詩歌。

壹、倚仗屈原,忠誠幹凈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的貴族。他的忠君情懷、愛國情懷和崇高理想,為世人所稱道和敬仰。屈原被抹黑,被不忠,被誹謗,最後絕望了。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在洛江含淚而死。悼念屈原也成為端午節起源的主流觀點之壹。唐宋時期的詩人、詞人也創作了歌頌屈原、抨擊漢奸的端午詩。

屈原劇照

唐代詩人文秀的《龍舟節》不僅指出了端午節的由來,而且表達了詩人對忠臣被奸臣陷害、昏君冤枉、冤死的怨恨;

節日分端午節,據傳是屈原。

楚江之空我能笑,直洗不了。

北宋詩人梅也以悲涼的筆調描寫了楚人對屈原被朝廷排斥、被奸臣誣蔑的不幸遭遇的無奈和悲傷。只有把粽子扔到河裏,劃著船,人們才能盡力趕走那條試圖啃食屈原屍體的龍。

屈家亡,楚人衰不起。

為什麽不是汙蔑,而是想做壹條龍?

死前恨,死後不恨。

元香碧潭水要看壹看前鋒。

屈原的遺產是不可挽回的。後人只能盡力追溯屈原的遺風,傳承忠義不屈的高尚情操。

屈原的畫

蘇軾無愧於豪放的美譽。他在《屈原塔》壹詩中描寫,楚人在幾千年後仍為屈原之死而悲傷,“哽咽”和“哀號”,不忍早日作出決斷。他們代代相傳"投糧解渴"的習俗,用這種方式,他們記住了屈原。但蘇軾壹筆壹變,推斷出屈原慷慨赴死的態度:“屈原,古代壯士,死意甚重。.....古人者死,何以考之。名氣是無窮的,財富也是暫時的熱。醫生知道這壹點,所以堅持死。”從而改變了詩前半段悲涼淒苦的意境,影射了世俗對財富的眷戀,以豪邁的筆觸和心態謳歌了屈原舍身取義的英雄氣概。

與屈原塔的慷慨相比,蘇軾的另壹首詩《六爻中節》雖然只有46個字,卻涵蓋了端午節的主要節日和習俗,如“虎象”、“哀蒲”、“紙鳶”、“粽子”、“龍舟渡”、“上吊祭河”,壹派喜慶氣氛;但在文章的後半部分,文風急轉直下,用“哭泣”、“白鬢”、“哭泣”、“淚盡”、“心碎”等詞語渲染出壹幅悲涼悲涼的畫面,與前後的豪邁清新大相徑庭。

手臂上纏著老虎符號,節日也是端午節。門前愛普綠,天空蒼,風箏飛舞。宗野香飛十裏,為酒帶來歡樂。賽龍舟,歡呼吶喊,向河流致敬,吟誦君主之賦。

嘆迷迷糊糊,秦吞楚。陌生人對哭泣和淫蕩了解多少?早晚新亭落淚,淚盡淩陽。汨羅朱江,相磊已經去世,但有成千上萬的斷腸的句子。

二、吃粽子喝蒲,驅邪祈福早在先秦時期,隨著周易八卦、陰陽五行等思潮的盛行,人們逐漸認為夏歷中的五月為午,初五若遇午,則為重午。八卦中,下午遠離位置。從火來說,丙也是陽火。所以五月初五(午)可以說是火上澆油,這壹天可以稱為“毒日”。人們甚至認為,所謂的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毒”從5月5日中午就開始活動,毒害世界。

因此,在端午節,人們創造了許多方法,如利用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山丹等五種天上的植物來驅除瘟疫,祈求身體健康和好運。在這種信仰的支配下,人們先後創造了吃粽子、喝蒲酒、雄黃酒、朱砂酒、掛艾草或菖蒲、木蘭湯、紮五彩絲線、戴香囊等端午節習俗。

粽子

這些端午節的膳食和裝飾,在唐宋時期的詩人和詩人創作的詩歌中也有所體現。唐代詩人何寧在《宮體詩百首》中說:“繡朱門額,羞把角近唇。明清時褒賜,五色香絲新。”在端午節裏,粽子、艾草、五色絲線等幾個重要的節日元素,在短短28個字裏被描繪得惟妙惟肖。

北宋詩人歐陽修的《漁父的驕傲》描繪了人們欣賞迷人的劉樺、雨後青楊的清新自然之美、聽黃鸝的婉轉啼鳴,壹邊愉快地包吃五色新絹包的牛角包,壹邊痛飲菖蒲酒的喜慶場面:

五月的劉樺非常迷人。綠色的白楊因雨水而低垂。五色新絲包餃子。金盤交割。生個範,生個雙鳳。

是時候沐浴蘭花了。菖蒲酒美麗清澈。葉子裏的黃立偶爾會得。還是很尷尬。等待打破紗窗夢。

宋代詩人陳藻的二韻梁懸古在午後,而項安氏的二韻和的二絕在午後,老人吃蜜餞很容易,蒲根賢生病時卻很難咀嚼,而項安氏的八韻在午後,“吃米”這種吃粽子的方法更香甜爽口。

想想蘸了蜂蜜的粽子就甜。

蘇軾的《浣溪沙》也生動地描繪了端午節時,美女們沐浴在芳香的蘭草水中清洗身體,然後在她們白嫩的手臂上輕輕包裹象征著消邪健康的“長命縷”;把辟邪的“艾符”插在高高卷起的雲鬢上。愉快的節日感受,躍然紙上:

輕汗微透碧灣,明朝端午沐浴藍芳。清川滿香。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字斜掛綠雲。美女相約千年。

雖然當地很多人通常把彩色絲線綁在胳膊上或穿在身上,但唐代詩人楚朝陽在《五絲》壹詩中,只用了65,438+00字“越人傳楚俗,斬竹爭絲”向後人揭示了當時越國(今浙江)的人,在楚(地)傳五色絲線攔截他們。具有地域特色。

晚唐詩人殷(780-855)寫了壹首《端午》詩,卻以壹個老人的頹廢心態,覺得自己不再像年輕人那樣快樂清爽,而是“誰知道他老了呢?”“鬢發斑白”的老人,不再願意像年輕人壹樣,戴著艾條辟邪,四處遊玩;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安靜地喝壹杯蒲酒,聊聊自己的人生。

全詩悲涼枯燥的意境,頗為後人所譏笑。然而,這不正是很多老年人心態的真實寫照嗎?畢竟,只有幾個老人石是“瘋狂的青少年”。更何況,面對諸侯割據、朝廷權貴爭權奪利、宦官擅權、農民起義等晚唐社會現實,對風雨飄搖的唐朝未來命運憂心忡忡,有什麽節日能讓早已洞穿世事的詩人重新感受到快樂與激情?

風雨飄搖的唐朝

相比較而言,唐玄宗李隆基自帶儒雅心態和氛圍;壹個,因為他親手創作了唐代最盛的《開元史聖》,心中豪情萬丈,突然寫道:“大腿手臂好到可以歌唱,風化可以復原。”(《端午三堂宴》)“億萬兆共歸命,諸侯永盛。如果忠誠不被取代,方堃將被震驚。”(端午節)

唐玄宗皇帝和他的妃子楊貴妃

南宋愛國大臣文天祥,其人生誌向是“自古無人死,惟留心於過去。”中午收到朋友的壹根艾草,感觸頗深,決定以屈原為榜樣,不顧時間,不顧山海茫茫。

3.賽龍舟端午節賽龍舟的節日習俗據說起源於屈原沈入汨羅江後,江邊人們競相去救他的活動。東晉葛洪《抱樸子》記載:“屈原投汨羅之日,人令舟迎之,至今以為競。”後來,賽龍舟成為端午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盛行於許多地區和民族。

唐宋時期的詩人、詞人也因此受到啟發,創作出了優秀的關於龍舟競渡的詩篇,為後人留下了如畫的風景。比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寫的《人種之歌》:

五月的沅江在堤岸上平流,城裏人會浮起五顏六色的小船。

精神唱了很久,哀歌從此震動。

楊炎擊雷轟雷,亂流匯聚,聲聲轟然。

龍在雨中顫抖。飲用水離不開河流。

唐代詩人張劍鋒的《賽渡之歌》不僅描繪了風和日麗、百花齊放、鳥語花香的自然恬靜之美,還生動地描繪了端午節群雄逐鹿的盛況:

5月5日,風和日麗,華陽在河邊唱小英。

陛下離開縣齋之前,河水早就聽到了和諧。

國君出來,準了,馬已經被紅旗牽著走了。

兩岸衣裳幽幽香,銀簪照霜刃。

南宋詩人劉克莊還寫過《賀新郎端午》,描繪了石榴花盛開、人們佩戴艾虎等辟邪飾品、人們觀看龍舟競渡的熱鬧景象。

劉樺在深院嘔吐。拉開窗簾,系好衣服,扇好扇子,午後風清。孩子們已經稱贊完了,新的樣本是艾虎。已經到了,遊客在看輪渡。老板年少時逢場作戲,扮演陌生人,爭旗不小心。小溪大雨滂沱,海浪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