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教學《口技》(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二冊 2003年5月第五版)壹課時,討論到“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壹句的翻譯時,壹位女生發言說:“全場的賓客,沒有壹個不伸長脖子,斜眼旁視,微露笑容……”(原原本本地援引的《參考書》上的說法),話還沒說完,有壹位男生 “噗嗤”壹聲笑了起來。我問他為什麽笑,他說:“這些賓客在做廣播體操啊?”這壹問,反把我給問住了。是啊,賓客們驚訝的動作根本不可能如此壹致,怎樣理解恰當呢?稍思片刻後,我反問道:“賓客們有壹致的地方嗎?”同學們馬上回答道:“以為妙絕。”“對啊,賓客們有壹致的地方,也有不壹致的地方,我們怎樣理解這句呢?”在我的啟發下,同學們普遍認為這句應理解為:“全場的賓客,沒有壹個不認為好極了,有的伸長脖子,有的斜眼旁視,有的微露笑容,有的暗暗贊嘆。”這件事,使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深深地懂得了:解讀古詩文的詞句,除了借助於有關工具書、參考書(參考書僅能提供參考)外,還必須聯系作品內容,聯系社會實際,聯系自身經驗,仔細推敲,才能真正走進文本,真正理解其內容。
壹、聯系作品內容解讀
如果割斷了文章的前後聯系,就詞解詞,就句釋句,那就很難把握作品原意。
如對《蒹葭》(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三冊)中的“溯遊”壹詞的理解,教材上的註釋為“順著河流往下走”。但聯系全詩的中心意思和表達風格,我覺得理解為 “沿著直流的水道往上走”似乎更確切些。《蒹葭》是壹首愛情詩,表達的是主人公對意中人的傾慕、思念和渴求相見的戀情。若按該教材的註釋,詩句“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便理解為:“沿著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嶇彎又長。順著河流往下走,仿佛她在水中央。”這樣,給人的印象則是:主人公猶豫不決,徘徊不前,無渴求相見之心,缺乏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勇氣。我覺得這裏的關鍵是對“遊”壹詞如何理解。《辭源》將“溯遊”的“遊”解釋為“河流的壹段”(第 1835 頁商務印書館出版 1981 年 12 月修訂第壹版)。《中學生文言詞典》(第 430 頁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10 月第壹版)亦緣此說。 王力 先生則認為:“遊,流,指直流的水道”(《古代漢語》第 455 頁中華書局出版王力主編 1962 年 11 月第壹版)。仔細想來,這兩種說法其實並不矛盾,前者沒有排斥“直流”,後者也沒有排斥“壹段”,可綜合起來把它理解為“河流當中直流的壹段”。那麽,既然“溯洄”解釋為“沿著彎曲的河道往上走”,“溯遊”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沿著直流的河道往上走”。這樣的理解既切合實際,也符合詩意。壹條河流無論總體怎樣彎曲,但總有壹段或數段是直的。從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來看,主人公越過了險阻,來到壹段平直之處,眼前出現了“伊人”的幻覺,這是符合常理的。同時,這又暗示著:只要不怕艱難險阻,不放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美好的事物終有壹天會出現在妳的面前。再從表達風格上來說,這首詩運用了重章疊句的寫法。全詩***三章,每章只是變換了幾個字,很好地表現了反復詠唱、纏綿無盡的感情。從這壹點上講,“溯洄”、“溯遊”中的“溯”都理解為“逆水流方向而上”,也是與全詩重章疊句的寫法相壹致的。因此,詩句“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可這樣理解:沿著河道往上走,道路彎彎,崎嶇而又漫長。繼續沿著河道往上走,道路忽而變直了,仿佛她在水中央。
再如:我在教學《三峽》(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壹冊)壹課時,不少同學將“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壹句,翻譯為“除非正午,才看不到太陽,除非半夜,才看不到月亮。”這正好與文章的原意相反。問他們為什麽這樣理解,他們還振振有詞地說,這是《參考書》上的解釋。其實《參考書》上並沒有“才”這個字,那句中的“除非”是“除了”的意思(如果把它與“才”搭配起來,便是“只有”的意思了)。再讓同學們仔細讀課文,他們這才恍然大悟:這句突出的是“兩岸連山” 的高峻,應該理解為:“如果不是中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蘇教版新課程教材中是這樣註釋的),或“除了中午,看不到太陽,除了半夜,看不到月亮”,或“只有在正午,才看到太陽,只有在半夜,才看到月亮”。
二、聯系社會實際解讀
對古詩文詞句的解讀,如果脫離了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實際,憑自己的壹般經驗或想當然望詞釋意,往往不能正確把握其內容、含義,有時還會鬧出笑話。如:《曹劌論戰》(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六冊)壹課對 “ 登軾而望之 ” 中的 “ 軾 ” 解釋為 “ 古代車子前面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手用 ” 。與之相配套的《語文教科書教師備課手冊》上將 “ 登軾而望之 ” 翻譯為: “ 登上車前橫木了望齊軍撤退的情況。 ” 這實在令人費解。從當時的實際情況看,曹劌並非毛頭小夥子或平衡木運動員,哪有如此敏捷的身手躥到 “ 車前用於扶手的橫木 ” 上“了望齊軍撤退的情況”呢?更何況那種車前橫木是供乘車人扶手用的,不可能像我們今天的平衡木這樣富足結實吧,而且古戰車前面都用東西固定好套在牲口 ( 以馬為主 ) 上 , 這些牲口也不可能像木頭那樣紋絲不動。人站到那上面很專註地向遠方眺望是不可思議的。即使要站到更高處遠望,車蓋(車篷)不是更好嗎?因此, “ 登軾而望之 ” 中的 “ 軾 ” 應理解為 “ 手扶著車前橫木 ” ,這句應讀作: “ 登 / 軾而望之 ” ,意思應當是 “ (他又)登上戰車,手扶著車前橫木,了望齊軍撤退的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