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指特定的物質遺存,其基本特征是:第壹,必須是人類創造的或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它必須是不可重現的過去。目前,各國對文物的稱呼並不壹致,含義和範圍也不盡相同,因此尚未形成統壹的文物定義。
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留下的遺跡和遺物。各類文物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思想意識、對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以及生態環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文物的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對於人們認識自身的歷史和創造力,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認識和推動當代和未來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是壹門系統的綜合性科學。
在中國,“文物”二字並用,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左傳·桓公二年》記載:“福德,節儉有度,登降數次,文物守紀申報;照顧官員,官員害怕,不敢改變紀律。”後來《後漢書·南匈奴傳》說:“做衣服,備文物。”上述“文、物”原指當時的禮樂制度,不同於現代的文物。到了唐代,王洛賓的詩:“文物遷俄謝,英氣起落”,杜牧的詩:“六朝文物連天,天輕雲閑,今朝同。”這裏的“文物”含義接近現代文物,指的是上壹代的遺物。北宋中期(11世紀),金石學興起,以青銅器和石刻為主要研究對象,後逐漸擴展到研究其他古器物,統稱為“古器物”或“古物”。明清初常用的名稱是“古董”或“骨董”。“古董”壹詞在清朝乾隆年間(18世紀)開始再次被使用。這些不同的名稱含義相同,但在很多場合,古董、骨牌、古玩是指字畫、碑刻以外的古代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