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鄉情散文:回不去的故鄉

鄉情散文:回不去的故鄉

文:梁孟偉

圖:來源網絡

水平面之下/青石板鋪成魚蝦的高速公路/老城墻成就鰱魚的殿堂/所有的足跡被泥沙掩藏//我泛黃的情歌任江面鋪展/粼粼波光鋪就夢的畫廊/明月啊/借給妳光柱的透亮/可否照亮水平面下我永別的故鄉。

輕輕地吟誦著《水平面之下》這首詩歌,久久地回望著將要沈沒的村莊。淡淡的鄉思深巷般的曲折悠長,濃濃的離愁炊煙似的迷離悵惘。思想空曠如無人耕作的原野,內心頹敗成斷壁殘垣的家鄉。

唐貞觀年間,查溪之濱砌下了巢居的第壹塊石頭;壹千四百年前,來龍山腳升起了故鄉的第壹縷炊煙。倏忽之間,宗祠的香煙裊娜過六個朝代,家族的血脈繁衍出數十輩子孫。直到公元2014年下半年,水庫的碧波浸滅了宗祠的香火,梁家的子孫各奔東西,聚居的鄉親風流雲散。

故鄉是杯酒,苦澀而甘甜,清冽而醇厚;故鄉是首詩,歡樂而憂傷,美麗而滄桑;故鄉是輪月,切近而遙遠,皎潔而斑駁;故鄉是道溪,靜默而喧嘩,曲折而悠長。故鄉,是心空的壹盞燈;故鄉,是情海的壹片帆。如今,帆傾檣折,線斷燈滅,故鄉已是回不去的故鄉,家園只剩精神上的家園!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壹河流!”前幾年,失去了父母,我變成了孤兒;如今,失去了故鄉,我變成了浮萍。今後唯壹可以讓我牽掛的,就是故鄉山頭那幾座孤獨的墳塋;唯壹可以讓我想念的,就是家鄉東山上那輪又大又圓的月亮。

其實,自從年輕時離開故鄉,心中就有日深壹日的疏離感。潮水般的城市化進程,裹挾父老鄉親席卷滄海桑田。故鄉也壹樣,千篇壹律的水泥樓房取代了木頭土墻,或黑或白的柏油水泥蓋沒了碇石深巷;山間田野聽不到哞哞咩咩的牛羊,街頭庭院看不見散步遛跶的雞犬;村口孤立默坐著飽經滄桑的老人, 汽車 熙來攘往著行色匆匆的子孫。曾經根深葉茂的村頭大樹,已經幹遭雷劈腹中空空;曾經溫馨甜蜜的滄桑老屋,已是黑燈瞎火孤燕繞梁。於是,故鄉氤氳成了壹片鄉愁,鄉愁凝固成了壹條公路,城市在那頭,故鄉在這頭。

城市那頭,遊子們壹面忍受著房價壓力、面臨著霧霾侵襲、經歷著職場紛擾,滋生出“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的鄉愁;壹面又覺得至真至純的故鄉,已變得支離破碎光怪陸離恍如隔世,油然而生出壹種“融不進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的哀傷。他們在城市的入口處徘徊,在故鄉的阡陌間遊走,最後毅然決然地擦去鄉思的眼淚,走進水泥森林中的萬丈紅塵。

故鄉這頭,老人們依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地生產生活,踩著晶瑩的露珠披著絢麗的朝霞,走向生機盎然萬物蔥蘢的田野;肩著芬芳的果實踏著皎潔的月華,回到竈頭冰冷被席生寒的老屋。老屋寂寞得像老鼠的腳步蝙蝠的翅膀,內心空曠得像寒冬的山頭深秋的田野。壹次次背著大米拎著青菜擠車進城探兒訪孫,壹次次被滾滾車流熙熙人群擠回破敗衰落的老家。只得悄悄取出老伴的遺像嘮叨幾句端詳壹番,或者靜候著電話機那頭“爹”“媽”的壹聲呼喊。

盡管故鄉蒼白成壹個空殼蟬蛻,凝固成壹顆飛蟲琥珀,但還可睹物思鄉相思壹場。盡管蒼白的蟬蛻不會發出深情的吟唱,凝固的飛蟲不會扇動美麗的翅膀,但故鄉還有故鄉的模樣。如今故鄉的壹切都將葬身湖底,故鄉真的成了回不去的故鄉。

故鄉陸沈拜城市化所賜,城市化離不開飲用水源。所以家鄉水倒流寧波,去滋養日長夜大的東方大港。農村的乳汁哺育著城市的軀體,城市的喧囂唱響了農村的挽歌。城市化帶來的是壹個個故鄉的黃昏,故鄉的黃昏留不住最後壹抹鄉愁!

其實,故鄉構成了中華民族的細胞,傳承著五千年的基因,是中華民族從哪裏來的源頭活水,到哪裏去的精神歸宿。古代城市壹次又壹次地被摧毀蹂躪,但中華文明卻壹次又壹次地劫後重生,因為中華之根深植農村。如果現代城市化以中斷和改變傳統文明為代價,我們就會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園。

狄更斯在《雙城記》裏感嘆: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壹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留住中華之魂,保住故鄉之根!面對日益嚴重的“城市病”,鄉愁是最好的解藥良方:田園風光,詩意山水;人性 社會 ,純樸感情。低能耗、低成本的消費方式,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鄉村生活,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鄉土文化。事實上,無論是現在的英國、美國、法國還是其他許多完成轉型的國家,鄉村並沒有隨著現代化進程而隱退。在那裏,鄉村依舊廣闊,山河更加壯麗,壹幅幅山水風光,壹首首田園牧歌,能讓走得太快的人們不至於忙得丟掉靈魂,能讓走得太遠的人們不至於忘記從何處出發。如果沒有鄉村,城市就像是壹片隨波逐流的浮萍,“壹個裝載欲望與恐懼的容器,壹段只有去路沒有歸途的旅程。”

“難忘日間禾苗香,最憶夜半月如霜。斜暉脈脈千村照,黃水悠悠萬裏長。念少時,想親娘,此心安處是吾鄉。”壹切遠行者的出發點總是與媽媽告別,走得再遠也壹直心存壹個媽媽,等到鄉音無改鬢毛衰時回到故鄉,他們的媽媽已經等不及回來的兒郎。所以這位遠行者永遠是壹位孤兒,不管是回家還是路上。

因此有人深情地吟唱:城市裏,有母親寄放在我身上的夢想。如果有來世,我希望還做母親的兒子,做壹個忠誠的農民。我希望背上不再是背包,而是壹把鋤頭和壹輪夕陽。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扯著炊煙,扶著母親的視線,按時從田野走回村莊……

母親不會離去,今天明天,直到永遠。

“鄉愁”不會消失,過去現在,直到將來。

鄉愁,是輪故鄉的月;故鄉,是盞回家的燈!

為什麽我們定要魂歸故鄉——因為“人類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