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朱自清與梅雨池賞綠妙語

朱自清與梅雨池賞綠妙語

朱自清《綠色》賞析

原文:

第二次去仙巖,驚嘆梅雨潭的綠。

梅雨潭是瀑布潭。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布最低。當我走到山邊時,我聽到了奔騰的聲音;擡頭望去,壹片白色閃亮的水鑲在兩條濕漉漉的黑邊中出現在我面前。我們先去梅雨亭吧。梅雨亭面向瀑布;坐在亭子邊上,不用擡頭就能看到這壹切。亭下深處是梅雨池。亭子立在巖石突出的壹角,上下都是空的;像壹只蒼鷹展開翅膀在天空中飛翔。三面有山,像半環;人在井底。這是秋天多雲的天氣。輕微的雲在我們頭上流動;巖石表面和草地都有點油,而且因為潮濕而呈綠色。而且瀑布好像特別響。瀑布從上面沖下來,好像被撕成了幾縷;不再是整齊光滑的布料。巖石上有許多棱角;瀑布流過時,發出尖銳的撞擊聲,飛濺如飛花碎玉。濺起的水花晶瑩剔透,滿是芒芒;遠遠望去,像小白梅壹樣,下了壹場又壹場的雨。據說這就是梅雨池得名的原因。但我認為像華陽更準確。微風起來,壹點點隨風飄散,更美。——就在這時,幾個點不小心送進了我們溫暖的懷抱,於是我們壹下子鉆進去,再也找不到了。

梅雨池波光粼粼的綠色吸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趕她的離合器燈。抓著草,爬上巖石,小心翼翼地俯下身子,在壹扇石頭圓頂的門上鞠躬,我們到達了遊泳池的邊緣。瀑布在袖間;但是我的心裏沒有瀑布。我的心隨著池水的綠色搖擺。醉人的綠,像壹片巨大的荷葉,披著奇異的綠。我想張開雙臂擁抱她;但這是多麽大的錯覺。站在水邊,看著那壹邊,其實感覺有點遠!這鋪好的厚厚的綠色真的很可愛。她松松的皺皺的,像個少婦拖的裙子;她輕輕地撥弄著它,像壹顆跳動的處女初戀的心;她光滑亮澤,像“亮油”,像蛋清壹樣柔嫩,讓人聯想到自己接觸過的最柔嫩的肌膚;她不摻雜壹些法國人渣,就像壹塊溫潤的玉石,只有清透的顏色——但妳看不透她!我見過北京什剎海的青楊,似乎太弱,脫不開黃色的底色。我在杭州虎跑寺旁見過又高又密的“綠墻”,壹望無際的綠草,樹葉重疊,顯得太過厚重。至於其他,西湖的波太亮,秦淮河的波太暗。可愛,我能和妳相比嗎?怎麽比較呢?大概這個池子很深,所以能容納這樣壹種奇怪的綠色;仿佛藍天已經融進其中,那麽清新。那醉人的綠色!如果我能剪開妳的絲帶,我會把它送給光之舞者;她將能夠在風中漂浮。如果我能扇妳的眼睛,我會把它給那個擅長唱歌的盲女;她會有壹雙明亮的眼睛。我舍不得妳;我怎麽能放棄妳呢?我拍拍妳,用手撫摸妳,像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我又摸了摸妳的入口,我吻了她。我給妳取個名字,從現在開始我就叫妳“綠女兒”,好嗎?

第二次去仙巖,不禁驚嘆梅雨池的綠。

贊賞:

《綠》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遊記散文《溫州的痕跡》之壹,寫於1924年2月8日。這是壹篇充滿詩意的優美文章。文章不僅以“綠色”為標題,還用“綠色”將全文自然地聯系在壹起。

文章結構很小,只有四段,1200字左右。這不同於壹般的遊記散文,而是通過梅雨池的綠池來表達作者的感情。所以第壹段只用了壹句話,“第二次去仙巖,驚嘆梅雨池的綠。”用筆突兀,但題目有序,讓讀者壹眼就明白了這篇文章的中心。“梅雨池是瀑池”,正是為了襯托梅雨池中奇特可愛的池水,瀑布直瀉而下,寫出了飛花碎玉般的美景。寫梅雨亭只是為了過渡到寫亭下梅雨潭深。這些都為下文描寫梅雨潭的“綠”做了鋪墊。因此,作者沒有詳細描述遊覽的過程,只是對遊覽路線沿途的瀑布和梅雨亭做了簡明生動的介紹。在描寫梅雨亭和瀑布的中間,插了兩句話:“這是秋天的薄陰天氣。輕微的雲在我們頭上流動;巖石表面和草地都顯示出壹點濕潤的油綠色。”既說明了旅行的季節,又從“有些油綠”中扣上了“綠”字,始終照顧到文章中要描寫的中心。最後,全文突然以壹句“第二次去仙巖,不禁驚嘆梅雨潭綠”停筆,還是歸結到“綠”字,體現了開頭。壹支筆不凡,壹捆整齊。結尾和開頭的區別是只加了“忍不住”兩個字,卻是生動的壹筆。經過作者的描述,就連讀者也不禁對梅雨池的綠色感到驚訝。

“綠”字不僅在文章的結構中起著相關的作用,而且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像壹個書畫專家,調動了比喻、擬人、聯想等各種手法,從各個角度描繪了奇異、可愛、潤澤、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的贊嘆、喜悅、向往之情融入到這片綠色之中。“梅雨池波光粼粼的綠色吸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逐她神聖的分離之光。”“吸引”和“追逐”這兩個詞理解得多麽默契啊!梅雨池的綠色對“我”的強大吸引力和我對欣賞可愛綠色的渴望融為壹體。在這壹點上,愛情和風景就像水乳壹樣難以分解。作者通過隱喻,不僅描寫了池水的靜美,而且“仿佛是壹片披著奇綠的巨大荷葉”,使作者不禁產生了想抱著她的妄想;它也描述了她的動態美。“她松松地皺著,像壹個年輕女人拿著的裙子……”隨著作者的筆觸,隨著作者情感的波瀾,不僅微微的綠色漣漪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閃亮的綠波在指縫間跳動,壹種柔和、活潑、親切的感覺就會從我們心中溢出。作者甚至把她想象成“像個12歲的小女孩”,想拍拍她,愛撫她,親吻她,還瀟灑地叫她“女兒綠”,極有女人味。鮮艷多彩的畫面和有趣的感覺和諧統壹。在這詩情畫意的綠色中,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展露無遺,作者向上的激情高漲。

《綠》這篇文章之所以家喻戶曉,不僅在於它生動地描繪了梅雨池“奇特”和“醉人”的綠,更在於字裏行間濃郁的詩意。它既有詩的意境和結構,又有詩的情感、意境和語言。可以說,詩即文,文中有詩。後三者,即真摯而豐富的情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語言,是構成綠色詩意特征和綠色獨特魅力的主要因素。

《綠》雖是山水散文,“壹切景物文字都是感傷的文字”,但作者將自己對祖國山水的“心聲”融於《梅雨潭》對景物的細致描寫之中,使景物不僅細膩傳神,而且深邃真摯寧靜,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歌唱之聲”,從而使全文充滿詩情畫意。同時,作者對這種情感的表達,並不像奔流千裏的長江,直接表達自己的心意,而是采用欲擒故縱,先抑後揚的筆法。第壹,用“驚”字來表達梅雨潭綠色的整體感受,也象征著作者追求和探索梅雨潭勝景的內在動力。然後通過生動細致的描寫,為我們展現了壹幅梅雨池周邊環境的立體圖景。

在《綠》篇中,作者還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塑造了生動傳神的形象,把讀者帶入了壹種詩意的藝術境界,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真摯豐富的情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朱自清先生在語言方面頗有造詣。他的散文語言多為口語,簡潔、樸素、自然。為了抒發感情,他十分註重語言的錘煉和加工,註重造詞煉字,力求用生動傳神的語言創造詩歌的意境,在質樸中見雅,達到壹種“高不可攀的境界”。

綠色的語言很有代表性。概括起來有三個審美特征:繪畫美、動態美、音樂美。

繪畫之美體現在作者對山瀑的描寫中,只用了壹句話:“壹股白色的、閃亮的水鑲嵌在兩條濕漉漉的黑邊中,就會出現在他的面前。”用壹個“鑲嵌”字來形容山澗中的瀑布,準確生動,使瀑布富有立體感。動態美,作者寫梅雨亭的形象是“坐在巖石的壹個突出的角上,上下空空,像壹只展翅在天空中飄蕩的蒼鷹。”壹個“居”字氣勢十足,壹個“浮”字表情十足,用壹個“居”字和壹個“浮”字化靜為動,把站在空中、立在石頭上的梅雨亭寫得惟妙惟肖。音樂很美。綠色的語言節奏感鮮明,旋律清晰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表達起來優美動聽,能使讀者陶醉在美妙的音樂中,產生“既悅耳又悅耳”的審美特征。

欣賞二:

朱自清《綠》中的女性美賞析

朱自清先生在其著名散文《綠》中,將梅雨池的“綠”視為“藝術的女人”(在朱自清散文《女人》的漢語中),與或隱或顯的美女意象群,形成豐富而美麗的女性景觀,充分顯示了“綠”的詩性意象魅力。真可謂是“藝術女性的聚會”!

1,《洛神》:金光閃閃的服飾之美;

“梅雨池波光粼粼的綠色吸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上她的離合器。”《離合神光》原是描繪梅雨池中波光粼粼、閃爍不定的水的魔幻場景。但在這裏,作者把“綠”比作美麗的女神羅來贊美和敬仰。曹植在《洛神賦》中極力傳播洛神之美,並寫出了自己的《理解玉佩》來理解“誠”,表達了對洛神無比的虔誠,然後寫道:“所以洛神賦不受啟發,飄流不定,神與光分分合合,壹見鐘情。”就像詩歌中的“典故”壹樣,這裏的“典故”也是為了喚起我們的聯想,豐富文章的表現力。梅雨潭的“綠”如“羅衣金碧,二瑤碧艷,珠璣秀身”的羅女神。她是那樣的艷麗耀眼,呈現出壹種“錯選黃金,滿眼雕花”的美,吸引著人們的追求和向往。

2.《少婦》:婀娜多姿的形體美;

形體美是人體姿態和動作的美,是具有造型因素的人體靜態美和動態美。它比人的外貌更能顯示人的精神氣質,而且“動作的敏捷和優雅是人體正直和勻稱發展的標誌,無論在哪裏都受人喜愛”(在車爾尼雪夫斯基)。在用綠色描述水池的形狀時,他寫道:“她松松地皺著,像壹個年輕女子拖著的裙子”。在朱自清眼裏,梅雨池的“鋪厚綠”就像壹條巨大的綠絲,微風輕拂,海浪溫柔。這種“蜿蜒的波浪”所呈現出的平緩曲線,被英國畫家威廉·霍加斯稱為所有線條中“最美的線條”,是“美的頂點”,因為“它以壹種活躍的本性引導眼睛去追尋”(美之解析)。這種流暢輕快的美感,就像壹個迷人的年輕女子穿著壹條綠色的緊身長裙,下擺拖地,走路勻稱輕盈。其優美的曲線和整體起伏的輪廓,以及背後輕舞的裙擺,體現了年輕女性的婀娜風韻和健美,給人壹種優雅、和諧、充滿活力的美感,自然會讓人感受到她出眾的女性魅力。

3.《姑娘》:嬌羞深情的魅力;

魅力美是壹個人的風采和氣質,主要表現在表情、行為動作、待人接物等方面。“她輕輕撥弄著,像壹顆跳動的處女初戀的心”(見朱自清文集,語文課本有刪節,下同)。由於瀑布的流入,池水在水下洶湧打轉,水面泛起漣漪。這壹幕讓作者想起了那個初戀的女孩。她是愛情的種子,羞澀多情,與玫瑰色的相思病戀人約會,卻又羞澀靦腆,難以啟齒,只好輕輕撫弄衣襟或手帕來掩飾。表面平靜矜持,內心卻燃燒著愛的激情,像壹只玉兔,劇烈地跳躍著,跳躍的聲音隱約可聞。這種有趣的描寫,展現了“綠”的難以言喻的魅力,似靜而不靜,靜中含動,賦予了“綠”壹種初戀少女的纏綿含蓄而又適度羞澀的美,真是含蓄。像壹朵蓮花,它充滿了“那低頭的溫柔”(許誌

4.“妻”:溫柔細膩的性別美;

“她光滑亮澤,像被塗上了亮油,像蛋清壹樣柔軟細嫩,讓人聯想到自己接觸過的最嫩的肌膚。”“青”的顏色和質地鮮嫩。在朱自清的感官體驗中,“我摸過最嫩的皮膚”自然是當時妻子和4歲女兒拍的皮膚。“雪膚凝脂”、“豪質顯露”是如此的柔潤、光滑、潔白、細膩,正如杜甫所寫:“細肌理連骨”(《二為道》),充滿了對稱和諧之美。同時也不禁讓人想起《紅樓夢》裏賈寶玉說的壹句話:“女兒是水做的”,讓人“耳目壹新”。尤其是他的妻子吳仲謙,溫柔敦厚,性格如“水”——當然不是江海中的奔流之水,而是涓涓細流,充滿了水鄉女兒的水壹般的溫柔,安靜、委婉、順從、細膩、賢惠,“從不發脾氣”,“甚至沒有壹絲怨言”(朱自清:《為死去的妻子》)

5.“玉人”:晶瑩純凈的品質美;

“她不與我混塵埃,就像壹塊濕潤的碧玉,只有清透的顏色——但妳看不透她。”“碧玉”原指綠色的玉石,後來常用來比喻女性(所謂“小家碧玉”),而“如花般美麗”則比喻美麗的女性。玉之所以美,是因為它可以與君子所提倡的高尚品格相媲美。在《詩經·秦·馮曉榮》中,如果有“君子溫潤如玉”的說法,那玉就是溫潤大方的。在《世說新語》中,素質好的人也被稱為玉人。梅雨池的“綠”明凈、純凈,充滿了美,就像壹個美麗不落俗套、品格高尚的“玉人”。她風姿綽約,魅力無窮,但想看也看不透——像水中的芙蓉,近在咫尺,美麗可人,卻不可欺,可愛甚至更可敬!從這裏,我們也仰望朱自清偉大人格的美麗閃光。

6.《Xi詩》:“以表充裏”的精神美:

既然難以看透這美麗誘人的“綠”,又無法割舍“她”,作者只好繼續尋找自己的感覺,借助聯想和對比來表現“綠”的陌生:梅雨池的“綠”濃淡相宜,明暗和諧,讓人想起蘇軾的詩句“欲比西湖,淡妝濃妝總相宜”。溫州在古代是陸路口岸,而是越南人,地理人物精神是對應的。梅雨潭的“綠”之美實際上是石之美的再現。史不僅有著精忠報國的外表,更有著忍辱報國的自我犧牲精神。“為什麽壹個美人要千方百計地死去,為了報答妳的恥辱,為了妳的祖國的恩情?”(蕭軍:春秋時期吳越的歷史故事)。正是由於這種深刻的內在品格和精神,石的美才能永遠閃耀。在這裏,作者從石的陌生中想象和描寫了綠色的陌生,展現了綠色的驚人之美,真是獨具匠心!

7.《女神》:神奇而善良的精神美;

作者在抓住“綠”的陌生感的同時,也抓住了她的“魔力”:“那醉人的綠!如果我能剪開妳的絲帶,我會把它送給光之舞者;她將能夠在風中漂浮。如果我能扇妳的眼睛,我會把它給那個擅長唱歌的盲女;她會很好看的。”此時此刻,作者借助聯想的翅膀,誇大了“綠色”的魔力和力量:它能讓舞者高飛,讓盲女表白。這是多麽神奇的“綠色”啊!在捕捉“綠”的魅力中,作者突然覺得“她”是壹個道法無邊、力量無窮、慈悲為懷的“女神”。這種善良的心和美好的願望,正是朱自清“為人生而藝術”的審美理想的反映。

8.“女兒”:活潑可愛的生活美女;

綠色令人陶醉。在狂喜中,作者把“綠”當成壹個活潑可愛的“十二三歲的小姑娘”,進壹步把“她”當成自己成長中的“女兒”,拍她、摸她、親她,瀟灑地叫她“女兒綠”。真摯真摯,委婉灑脫,父女之愛噴薄而出,句句與人生融為壹體,使“女兒綠”這壹詩意意象充滿了無限的意趣和生機,流露出作者對健康活潑的生命之美的贊美,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升起了作者蓬勃的激情。“綠”象征著生命、富足的商業、蓬勃的成長和作者的進取精神!

把“水”比作女人,並不是朱自清的獨創。但他獨具慧眼,發現了“女性美”的內幕,展開了豐富多彩的想象,以豐富纖細的描寫,表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體驗、豐富的審美感受和對崇高藝術境界的追求。他被滿眼的“綠”所“驚”,領略大自然的生機,進而“作出種種幽僻的遐想”(《夏丏尊:白馬湖的冬天》),體會到“綠”的“女性美”,把心中縈繞已久的聖潔的“藝術女人”與眼前的綠美池融為壹體:壹切描寫都陷入了”。從“綠”到女性的服飾、容貌、體態、皮膚、儀態等外在美,表現出的人格、品質、精神、靈魂等內在美,是“遠非取之不盡”的。“遠近的溝通,古今的合力,天人合壹,內外和諧,有形所表達的無形,瞬間所表達的永恒,思維空間的多維拓展,使“青澀”的女性美成為立體無與倫比的美。這就是綠色的審美創造和審美功能得以充分發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