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離別的詩句現代6

關於離別的詩句現代6

1.六年級離別的現代詩

送別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壹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壹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2.求壹首關於離別、分別的現代詩

再別康橋

作者徐誌摩 朝代現代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壹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壹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沈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壹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壹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沈默,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壹揮衣袖,不帶走壹片雲彩。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徐誌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壹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壹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壹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

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壹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壹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由於他當時時間比較緊急,又趕著要去會見另壹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

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湧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二、賞析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壹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象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壹種獨特的審美快感。

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誌摩的詩美主張。

《再別康橋》是壹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

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壹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壹個基調。

這首詩表現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景物與想象糅合在壹起構成詩的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融匯為意境,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詩的結構形式嚴謹整齊,錯落有致。

全詩7節,每節4行,組成兩個平行臺階;1、3行稍短,2、4行稍長,每行6至8字不等,詩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詩與自由詩二者的形式糅合起來,使之成為壹種新的詩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現代化的建築美。

搜狗百科—再別康橋

3.關於離別的現代詩

徐誌摩《沙楊娜拉》

最是那壹低頭的溫柔,

像壹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壹聲珍重,道壹聲珍重!

那壹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

沙楊娜拉!

劉新吾

陽光猛烈 不知道想和誰說話

她把壹張紙和壹支筆 撫摸了很久

卻壹個字也沒寫

她只理了理自己的頭發 就出門了

路正長 她擡頭看看無雲的天空

又俯首看看腳下的大地

她根本就無視我的存在

身後的房子 她似乎壹點兒也不留戀

陽光猛烈 她跳上了壹輛車

她把陽光燦爛的世界 關在了外面

我想透過窗戶 看她壹眼

壹道窗簾 認真而執著地劃上了壹個句號

這天晚上 我獨自回家

看著桌子上的那張白紙與那支筆

我就想點壹盞燈 可是空蕩蕩的屋裏

我翻天覆地 也未能找到壹根點亮光明的火柴

講不出再見

是對是錯也好不必說了

是怨是愛也好不須揭曉

何事更重要比兩心的需要

柔情密意怎麽可缺少

是進是退也好有若狂潮

是痛是愛也好不須發表

曾為妳願意我夢想都不要

流言自此心知不會少

這段情越是浪漫越美妙

離別最是吃不消

我最不忍看妳背向我轉面

要走壹刻請不必諸多眷戀

浮沈浪似人潮那會沒有思念

妳我傷心到講不出再見

講不出再見

4.關於描寫離別的古詩或是現代詩

四壹、減字木蘭花八首

1. 文姬歸漢圖

天遙地遠,

光陰壹去不復返。

壹葉浮萍,

伴我孤身萬裏行。

極目遠望,

雁起晴天數萬行。

視死如歸,

化作白雲天上飛。

2. 別老師逄偉

難分難舍,

字字讀來都是血。

各奔西東,

從此相逢在夢中。

暑來寒往,

羽扇輕搖天下廣。

葉落雪飄,

我自逍遙天自高。

6. 十裏長街

鞠躬盡瘁,

山河為妳久垂淚。

十裏長街,

天地與我***悲哀。

雪白花紅,

萬眾壹心祭英靈。

英靈安在?

灑向人間都是愛。

四三、南歌子兩首

1.泊裏

常念遇見君,

不再去流浪。

壹生相約莫相忘:

留在故鄉,

留在青山上。

揮毫太瀟灑,

潑墨最豪放。

百鳥飛出蘆葦蕩:

聲聲傳情,

齊為我歌唱。

四四、點絳唇兩首

1. 春怨

壹枝迎春,

送走寒冬萬裏雲。

壹片丹心,

為誰苦追尋?

問聲郎君:

誰是夢中人?

點絳唇,

垂下雲鬢,

著我綠羅裙。

2. 西窗剪燭圖

字字傷心,

筆下處處留淚痕。

句句銷魂,

容顏盡愁損。

壹語未盡,

窗外西風緊。

是可忍,

孰不可忍?

嘆紅塵滾滾。

四五、少年遊

·張家界

可憐天下父母心,

為誰淚沾巾?

山川有情,

日月留痕,

白雪染雙鬢。

無邊亂葉舞紛紛,

大雨落黃昏。

歸心似箭,

長路漫漫,

夢中聽鄉音。

四六、青玉案

·殷兆森

明月千裏來相送,

錯把心事牽動。

休將白發對明鏡,

思潮如海,

洶湧澎湃。

風平浪不靜。

風風雨雨同壹夢,

生生死死誰與***?

無情歲月最無情:

漫漫長夜,

壹人獨座,

嘆息到天明。

四七、踏莎行

·簪花仕女圖

送走寂寞,

迎來繁榮。

為誰爭艷為誰紅?

朵朵飽含相思淚,

朵朵伴我去漂零。

送走寒夜,

迎來黎明。

陣陣花香飄滿城。

絲絲縷縷都是愛,

枝枝葉葉總關情。

5.關於離別的現代詩名篇

1、再別康橋

作者:徐誌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壹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壹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沈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壹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壹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沈默,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壹揮衣袖,不帶走壹片雲彩。

2、送別

席慕容

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

不是所有的話都來得及告訴妳,

內疚和悔恨,

總要深深地種植在離別後的心中。

盡管他們說,世間種種,

最後終必成空,

我並不是立意要錯過。

可是我,壹直都在這樣做,

錯過那花滿枝椏的昨日,

又要錯過今朝。

今朝,仍要重復那相同的別離,

餘生將成陌路,

壹去千裏,

在暮靄裏,

向妳深深地俯首。

請為我珍重,

盡管他們說世間種種,

最後終必終必成空。

擴展資料:

《再別康橋》創作背景:

《再別康橋》此詩寫於1928年11月6日,初載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署名徐誌摩。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此。康橋時期是徐誌摩壹生的轉折點。

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中國南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可以說“康橋情節”貫穿在徐誌摩壹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壹篇。

此詩作於徐誌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壹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壹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壹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

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壹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壹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由於他當時時間比較緊急,又趕著要去會見另壹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

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湧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百度百科-再別康橋

6.求關於離別的現代詩

送別詩 1、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壹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崇敬荊軻古今壹體,略去枝蔓直入史事,壹種激越之情。

後兩句寓情於景,景中帶比,荊軻精神千載猶存,還有詩人對現實環境的深切感受。沒有離別的情景也不知所送為誰,純是抒懷詠誌之作,開風氣之先。

2、王勃 《別薛華》 送進多歧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裏道,淒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窮和獨是傳神之筆,迢迢千裏唯失意的心來作伴,第三聯同情勸慰對方,也用以自慰,雙方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說明懷友之誠相思之切,不重惜別之情而寫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擺脫個人哀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別不必傷感,壹洗送別的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間所寫,通過對景物的描寫,間接地表達送走友人後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留連顧望之狀,淒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紙上,夜色深沈冷寂。

融情入景。寒,著此壹字境界全出。

3、孟浩然 《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的詞藻,語句平淡近乎口語,對偶不工極其自然,言淺意深頗有余味。 4、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在滿江風雨中也在離人的心頭。次句意境開闊,孤——襯心境,即景生情,情蘊景中,令人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

含蓄、蘊藉、余味無窮。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向,白雲天盡時。 ——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讀來卻詞淺情深,含有悠然不盡之意。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不寫餞別,匠心獨運,與他詩不同。

把道別作暗場,而寫別後的寂寞之感,悵惘之情,離愁,往往在別後當日的日暮而更濃重、稠密,卻只用掩柴扉來表達。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濃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別,前兩句點明時間、地點、環境、氣氛,寫景色調清新,明朗,這是壹場深情的離別,卻不黯然銷魂,相反,倒是輕快而富於情調。三四句是極豐富內涵的壹剎那。

5、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寫景兼時令,楊花子規暗含飄零之感,次句寫五溪不著悲痛語而悲痛之意自現,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明月中天千裏可***,所以寄愁於明月隨風而致。

此兩句有三層意思,壹自己心中充滿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好托於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見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到別無他法。通過想象把無情月變成知心人,將自己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特點和優點之壹。

當詩人要表現強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使用這種手法來取得預期效果。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

空靈而有余嘆,自然而又情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既不同於《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強的離別,也不同於《渭城曲》那種深情的體貼,這是充滿詩意的離別,所以如此,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離別跟壹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系。

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有詩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煙花,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塗抹得尤為濃郁,意境優美,文字綺麗。

後兩句看似寫景卻包含壹個詩意的細節,友人遠去依然目送。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接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首聯交待行蹤,次聯隨和入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詩人開朗喜悅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頸聯寫了遠景和近景,尾聯依戀老鄉卻不說思念,而是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壹路送來,懷著深情,更顯出自己思鄉的深情。言有盡而意無窮,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

11、高適 《別董大》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詩作。

7.關於離別的詩句

1.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

3.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4.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

5 侯門壹入深似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

6. 不知魂已斷, 空有夢相隨. (韋莊)

7. 獨下千行淚, 開君萬裏書. (庾信)

8.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李清照)

9.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

10.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白居易)

11、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12、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3、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1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15、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裏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16、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17、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8、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19、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20、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21、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2、白玉壹杯酒,綠楊三月時。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

23、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24、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5、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2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裏情。

8.六年級離別的現代詩

送別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壹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壹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