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軍事題材詩歌

軍事題材詩歌

“我更喜歡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我會滿臉”出自毛澤東的七律長征。全詩如下:

齊魯長征

毛澤東?摩登時代

紅軍不怕遠征難,錢山只是閑著。

五嶺興波,烏蒙服泥丸。

金沙水搏雲崖暖,大渡橋隨橫鐵索寒。

很高興看到岷山白雪皚皚,綿延數裏,我們的戰士們越過它,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翻譯

紅軍不怕長征路上的壹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看得很普通。

武陵山脈壹望無際,但在紅軍眼裏,就像翻騰的小浪花。烏蒙山高大雄偉,但在紅軍眼裏,就像腳下滾過的泥球。

金沙江泛著濁浪,湍急的水流拍打著高聳的懸崖,濺起陣陣霧氣,像蒸汽。大渡河上危橋的橫架正在搖晃著高高懸掛在空中的鐵索,寒意陣陣。

更令人欣慰的是,群山在千裏之外,白雪皚皚。紅軍渡過去後,大家都興高采烈,都笑了。

給…作註解

七律:七律是格律詩的壹種,每篇壹般為八句七言,分為四部分:首聯、駢聯、頸聯、尾聯;甚至句子的最後壹個字是偶數,第壹句的最後壹個字可以押也可以不押,必須押韻到底;句內和句間要強調平鋪直敘,中間四句照例要用對仗。

長征:1934至10期間,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途經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陜西等十壹個省份,戰勝了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戰勝了無數次軍事、政治、自然災害而行軍。

困難:艱難險阻。

閑置:普通;正常。

武陵:位於贛、湘、粵之間的大峪嶺、騎田嶺、都龐嶺、朱蒙嶺和嶽城嶺。

蜿蜒:形容道路、山川、河流蜿蜒連續的樣子。

蕭郎:作者解釋說:“把大山比作蕭郎或泥丸,意思是‘無所事事’。

烏蒙:山的名字。貴州西部和雲南東北部交界處的烏蒙山,北臨金沙江,山勢險峻。1935年4月,紅軍長征經過這裏。

泥球:小泥球,整句意思是陡峭的烏蒙山在紅軍戰士腳下,就像壹個小泥球。

金沙:金沙江是指從青海省玉樹縣到四川省宜賓市的長江上遊,支流有雲南等地。1935年5月,紅軍強渡雲南祿勸縣焦平渡渡口。

雲崖暖:指海浪拍打著懸崖,濺起薄霧,在紅軍眼中看起來像蒸汽。雲崖:高聳入雲的懸崖。溫暖:有的學者指紅軍熟練地渡過金沙江後的歡快心情,也有的說直譯過來就是溫暖的意思。)

大渡橋:指四川省西部瀘定縣大渡河上的瀘定橋。

鐵索: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是由十三根鐵索組成的橋。

冷:影射敵人的冷酷,形勢的嚴峻。

岷山:中國西部的壹座山。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四川省北部。西北-東南走向。西北接西樵山,南接邛崍山。包括甘肅南部的疊山和甘肅與四川交界的摩天嶺。

三軍:作者註:“紅軍有壹軍、二軍、四軍。”

滿面春風:長征快結束了,所以大家都笑了。

創作背景

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下旬,定稿於10年6月。前七法是紅軍戰士過岷山後,長征結束前不久寫的。作為紅軍的領袖,毛澤東經受了無數次考驗。現在,黎明即將來臨,勝利在望,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是壹部革命史詩,講述了二萬五千裏長征這壹震驚世界的歷史事件。它不僅用精練的筆高度概括了紅軍奪邊殺敵的戰鬥歷程,而且藝術地、生動地表現了紅軍戰士以革命激情表現出的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大無畏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第壹副對聯開門見山,歌頌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詩的藝術基調。它是全詩精神的開端,是全詩意境的結。

《七律長征》境界遼闊,氣象廣闊,意境壯闊,氣勢磅礴,感情奔放,意境奇幻。它是浩瀚詩海中的壹顆璀璨明珠,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歌頌重大歷史事件的史詩。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 1976年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本名潤之(原作永誌,後改為潤之),筆名子仁。湖南湘潭人。毛澤東被認為是世界現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壹,《時代》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壹。主要著作有:《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毛澤東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