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詩鑒賞
詩為有聲畫,畫為無聲詩—— 這是古典詩人和畫家的***同追求。賀知章雖非畫師,但他的《詠柳》詩卻象懸掛於祖國古代藝術大廳中的壹幀工筆畫壹樣,雖經千年風雨剝蝕,而其藝術魅力不減當年。
頭兩句“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落筆就運用新穎的比喻描摹出春風中碧柳生意盎然的秀姿。柳枝新綠,色澤鮮亮,仿佛碧玉雕飾而成,濃密的柳枝柔嫩輕盈,紛披下垂,在春風中婀娜多姿,迎風漫舞,如同萬條綠色的絲帶壹般,後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則以別出新裁的`想象,獨特的比喻,把“春風”比作“剪刀”,還想象這細葉是巧匠剪裁出來的。以問句引出春風似剪的比喻更顯生動,同時問句還隱去了持剪裁春的主體,誘人在吟詠中體味大自然造物者的靈巧慧美。
虛實結合的藝術構思,也是《詠柳》成功的壹個要素。詩歌以非常之筆為事物傳神寫照,獲得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前兩句基本上是實寫,雖有虛筆,但仍不失為富有生活依據、從現實生活中錘煉出來的藝術形象;而後兩句春風裁細葉的妙比,實為以特寫式的鏡頭,運實入虛,生動地揭示了“春風”與碧柳間的密切關系,虛實相生,別具情致。正因為虛實得體,富於哲理,所以,“二月春風似剪刀”壹句也就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