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
我喜愛風。我經常坐在窗前,瞇著眼,聽風沙沙地在樹上嬉戲,蕩秋千,或就某個問題展開熱烈的爭論,然後來到我的窗前,壹次又壹次地拂動窗簾,如此神秘,似乎在提醒我:人只有透過夢想,才能接近世界。
但是,如何把這似乎無色無味無聲無形的風翻譯成漢語,讓讀者讀到這些語句,便如同聞到風的呼吸?
首先,我訴諸生活。我常坐在窗前讀書,風就會穿過美麗的樹木,與我壹起輕輕翻動書頁。這便是第二節“讀書的風”的由來。而我的書櫃,我也把它進行想象變形,成為第六節風櫃客棧的原型。我還想象:風的性情是怎樣的呢?它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呢?
其次,我訴諸語言。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的筆下竟不知不覺寫出許多跟風有關的詞語:風聲、風度、風流、風光、風幹、風花雪月、黑旋風、風情和發瘋……尤其值得壹提的是,在寫第六節“風櫃客棧”時,我有些犯難:風櫃客棧是沒有墻的,因為對於風來說,墻是多余的,但對我們這些需要墻來保護的客人,該怎麽辦呢?突然,壹個詞語閃現在我的腦海裏:“屏風。”真是太美妙了,多漂亮的壹個詞語啊。
“風”是壹個飽含智慧的詞語:我們腳步生風,意念成風……如何才能狂風頓息,在寧靜中體會生活的真諦?這是我們的問題。
因此,寫這篇文章,對我來說,說是壹個修煉。
童話,不僅僅是孩子看的,在這世代大人似乎更需要看童話。童話,即意味著人們有可能經歷第二次童年。童話作為生命和文學的方式,而非寓言,而非魔幻,這本應是世界的本來面目。我相信,世界便是建立在壹本童話書之上的。(陳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