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端康成
多年前,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但是卻口含煤氣管自殺了,未留下只字遺書。他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據許多心理學家分析,可能是唯恐自己身體及創作能力衰退,而企圖在生命的巔峰隕落,以保存世人最美的印象。其實,敢死,固然精神可貴,敢活有時比敢死更為可貴。因為生命本是脆弱的,但脆弱的生命壹旦勇敢地承擔起使命和苦難,才顯出壹種尊嚴。
2、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男,中國當代詩人,中國政法大學教師。1979年以15歲之齡進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3年畢業後任教於中國政法大學。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關臥軌自殺。年僅25歲。
海子是真正完成中國近代詩歌改革的第壹人,中國本土的田園現代詩人。從海子臥軌自殺開始,駱壹禾病故、戈麥焚詩自沈、顧城殺妻自縊,人們說,海子啟動了壹個詩人死亡的多米諾骨牌。
3、三毛
1997年1月4日,醫院值班的護士發現臺灣女作家三毛吊死在浴室的點滴架上,年僅48歲。官方的給出說法則是:三毛因病厭世,自殺身亡。
三毛自殺後,盡管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但正如作家倪匡所言:“三毛對生命的看法與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體和死後有靈魂兩種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選擇追求第二階段的生命形式,我們應尊重她的選擇,不用太悲哀。三毛選擇自殺,壹定有她的道理”。
擴展資料:
人物生平簡介
1、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 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只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泰戈爾和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之後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畢業於東京大學。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壹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郁,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
2、海子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當代青年詩人。海子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
海子1983年畢業,1984年創作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第壹次使用“海子”作為筆名。從1982年至1989年,海子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駱壹禾作品集》、《海子的詩》和《海子詩全編》等等。
3、三毛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曾用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人。1943年出生於重慶黃角椏,中國現代作家。
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1981年回臺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醫院去世,年僅四十八歲。
百度百科——川端康成
百度百科——海子
百度百科——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