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要押韻的原因跟現在的歌詞要押韻差不多,不過比歌詞要麻煩很多,畢竟言簡意賅,朗朗上口才是詩句的主要意圖。
古代人對於詩句的用途,可不是我們現在這樣,拿來背誦和考試的。古人寫詩句的時候,多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情感,而且這些詩句會被編成類似歌曲壹樣的東西廣為流傳。不是寫好了就束之高閣,那樣就沒有了寫的意義了。
之所以唐詩、宋詞和元曲被相提並論,就是因為他們有著相同的作用。唐詩和宋詞我們且不說,元曲大家都知道是用來唱的,那麽由此可以推論出來,其實唐詩和宋詞也是可以唱出來的。只不過根據中國古代文化壹向的傳統和方式,大概會配上壹些抒情的旋律,才能表現的更加優美。
而且我們也可以從另壹方面尋找它的佐證,那就是詩人們大都風流成性,多數都喜歡去風月場所尋找靈感,為什麽要這麽做呢?風月場所有技藝高超的音樂能手,也可以說是琴師。這些人只要給出壹個韻律,詩人們便可以抒發自己的內心感慨。
如此看來,詩句需要押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壹個原因就是詩句有固有的格式,正如我們現在很多人喜歡模仿古詩寫詩壹樣,古人也會模仿比他們更古的詩人,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五言絕句、七言絕句,還有帶詞牌的詞,都是有固定的寫作格式的。
古人講究押韻,不僅僅體現在詩句上,連對聯也經常是需要押韻的。這也算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壹個非常閃亮的點了。